薛郎遠(yuǎn)以頌為壽句法崛奇讀之喜甚賦比為謝
仕宦雖陸沈,文章則蟬聯(lián)。
女歸逢其良,辭來亦粲然。
胸次龜負(fù)圖,筆端驥奔泉。
生朝遠(yuǎn)壽我,細(xì)字書滿箋。
手追滿澳詩,句法兩漢前。
念昔昌黎公,嘗賦猛虎篇。
南紀(jì)通古學(xué),已難與并傳。
況墮牛李中,百代莫洗湔。
開尊笑謂婦,舉酒屬青天。
愈也殆我愧,庶幾太史遷。
更看敞夫人,叅語東廂邊。
薛郎遠(yuǎn)以頌為壽句法崛奇讀之喜甚賦比為謝問答
問:《薛郎遠(yuǎn)以頌為壽句法崛奇讀之喜甚賦比為謝》的作者是誰?
答:薛郎遠(yuǎn)以頌為壽句法崛奇讀之喜甚賦比為謝的作者是晁公溯
問:薛郎遠(yuǎn)以頌為壽句法崛奇讀之喜甚賦比為謝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薛郎遠(yuǎn)以頌為壽句法崛奇讀之喜甚賦比為謝是宋代的作品
問:家藏五世書,不減王銅川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家藏五世書,不減王銅川 出自 宋代晁公溯的《薛郎遠(yuǎn)以頌為壽句法崛奇讀之喜甚賦比為謝》
問:家藏五世書,不減王銅川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家藏五世書,不減王銅川 的下一句是 仕宦雖陸沈,文章則蟬聯(lián)。
問:出自晁公溯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晁公溯名句大全
- 感舊荊州若個伴,錦水暮云深。萬里元無事,一生長苦心。秋林猿吊影,春殿鳥遺音。尚喜身強(qiáng)健,幽期或重尋。
- 并山東南閑步至野人吳氏居乃歸信步閑行遍四鄰,擁籬老稚看綸巾。人隨世換朋儕少,志與年衰感慨頻。梅送冷香橫雪岸,雁翻孤影下煙津。豐年何地酬君賜,剩向旗亭作醉人。
- 獨(dú)夜傷懷贈呈張侍御(張生近喪妻)燼火孤星滅,殘燈寸焰明。竹風(fēng)吹面冷,檐雪墜階聲。寡鶴連天叫,寒雛徹夜驚。只應(yīng)張侍御,潛會我心情。
- 酬魏少府侍直史館麗藻高鄧衛(wèi),專學(xué)美齊韓。容揄難有屬,筆削少能干。
- 和因上人午睡韻多謝高人問起居,惠然相過共秋蔬。棲棲眾且疑夫子,碌碌誰知效阿奴。老去睡鄉(xiāng)還積欠,君來詩社責(zé)新逋。便便一覺南窗午,短簟方床意不疏。
- 高視石嶺雨中云氣蔽虧,山色隱顯絕頂仙人富寶熏,水沉山子不論斤。堆從平地到天半,并作清香一炷焚。煙繞翠鬟蒼玉佩,身披白縠素羅裙。更將萬斛薔薇露,灑作桑麻萬頃云。
- 次韻王進(jìn)之欲雪兼屬林令雨集疑為霰,云陰驟欲開。共嗟三白晚,還是一的來。令已憂民切,君當(dāng)著語催。不應(yīng)渾似我,形槁亦心灰。
- 題薔薇花四面垂條密,浮陰入夏清。綠攢傷手刺,紅墮斷腸英。粉著蜂須膩,光凝蝶翅明。雨中看亦好,況復(fù)值初晴。
- 七夕煙霄微月澹長空,銀漢秋期萬古同。幾許歡情與離恨,年年并在此宵中。
- 送江陵薛侯入覲序當(dāng)薛侯之初令也,珰而虎者,張甚??ひ刂迹痛?。侯少年甫任事,人皆為侯危。侯笑曰:“不然。此蒙莊氏所謂養(yǎng)虎者也。猝饑則噬人,而猝飽必且負(fù)嵎。吾饑之使不至怒;而飽之使不至驕,政在我矣?!币讯图s。至他郡邑,暴橫甚,荊則招之亦不至?! 《菚r適有播酋之變。部使者檄下如雨,計(jì)畝而誅,計(jì)丁而夫。耕者哭于田,驛者哭于郵。而荊之去川也邇。沮水之余,被江而下,惴惴若不能一日處。侯諭父老曰:“是釜中魚,何能為?”戒一切勿囂。且曰,“奈何以一小逆疲吾赤子!”諸征調(diào)皆緩其議,未幾果平。 余時方使還,聞之嘆曰:“今天下為大小吏者皆若此,無憂太平矣?!毙∶駸o識,見一二官吏與珰相持而擊,則群然譽(yù)。故激之名張,而調(diào)之功隱。吾務(wù)其張而不顧其害,此猶借鋒以割耳。自古國家之禍,造于小人,而成于貪功幸名之君子者,十常八九。故自楚、蜀造禍以來,識者之憂,有深于珰與夷者。辟如病人,冀病之速去也,而純用攻伐之劑,其人不死于病而死于攻。今觀侯之治荊,激之耶,抑調(diào)之耶?吏侯一日而秉政,其不以貪功幸名之藥毒天下也審矣?! 『顬槿素S頤廣額,一見知其巨材。今年秋以試事分校省闈,首取余友元善,次余弟宗郢。元善才識卓絕,其為文骨勝其肌,根極幽徹,非具眼如侯,未有能賞識其俊者。余弟質(zhì)直溫文,其文如其人,能不為師門之辱者。以此二士度一房,奚啻得五?侯可謂神于相士者也。侯之徽政,不可枚舉。略述其大者如此。漢庭第治行,詎有能出侯上者?侯行矣。 嗚呼。使逆珰時不為激而為調(diào),寧至決裂乎?誰謂文人無奇識,不能燭幾于先也。
- 麻蒸一照三十里,底用金蓮花炬來——— 楊萬里炬火發(fā)誓節(jié)渡勇家店二首
- 世事從頭減,秋懷徹底清——— 辛棄疾南歌子
- 浮屠從西來,事者極梁武——— 陸龜蒙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孤園寺
- 庶將積潤掃遺孽,收拾豐歲還明主——— 蘇軾次韻章傳道喜雨(禱常山而得。)
- 聊戲庵中人,空飛本無跡——— 蘇軾寄鄧道士
- 夢依薦黍定,家對旅葵秋——— 李鄴嗣江上
- 誠者,不勉而中不思而得:從容中道,圣人也。——— 子思中庸·第二十章
- 夫君何事材為累,短褐征衣?lián)砣麎m——— 宋祁再寄
- 不久赤蹄應(yīng)已到,只須略賦練江詩——— 周弼送趙山臺赴江陰
- 紅杏無壇堪拱北,白蓮有社結(jié)和南——— 華岳與楞伽老瑛上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