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丈越羅初水凍,中間一點(diǎn)涴燕脂
出自宋代楊萬里《上元后一日往山莊訪子仁,中涂望見莊里李花》:
李花十里縱長圍,漏出桃花片子兒。
千丈越羅初水凍,中間一點(diǎn)涴燕脂。
注釋參考
千丈
極言其長、高、深。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:“薪稾千車,船長千丈?!?北周 庾信 《終南山義谷銘》:“壁立千丈,峯橫萬仞。” 唐 白居易 《續(xù)古詩》之七:“盈盈一尺水,浩浩千丈河?!?/p>
越羅
越 地所產(chǎn)的絲織品,以輕柔精致著稱。 唐 劉禹錫 《酬樂天衫酒見寄》詩:“酒法眾傳 吳 米好,舞衣偏尚 越 羅輕?!?前蜀 韋莊 《訴衷情》詞:“ 越 羅香暗銷,墜花翹?!?宋 陸游 《初夏》詩:“ 越 羅 蜀 錦吾何用,且備豳人卒歲衣。” 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就逮》:“初試 越 羅新,還妝畫榜行?!?/p>
中間
中間 (zhōngjiān) 中心 centre;middle 中間突破 在事物兩端之間或兩個(gè)事物之間 between 中間馳至九天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傳》 坐在他們兩個(gè)中間 在里面 among 生活在人民群眾中間。點(diǎn)涴
猶點(diǎn)污。 宋 蘇軾 《與佛印書》:“今僕蒙犯塵埃,垂三十年,困而后知返,豈敢便點(diǎn)涴名山。” 元 關(guān)漢卿 《謝天香》第三折:“一把低微骨,置君掌握中,料應(yīng)嫌點(diǎn)涴,拋擲任東風(fēng)?!?明 湯顯祖 《牡丹亭·肅苑》:“怕燕泥香點(diǎn)涴在琴書上?!?/p>
燕脂
(1).即胭脂。一種紅色的顏料。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美人晨妝》詩:“散黛隨眉廣,燕脂逐臉生?!?唐 元稹 《離思》詩之一:“自愛殘妝曉鏡中,環(huán)釵謾篸緑絲叢。須臾日射燕脂頰,一朵紅蘇旋欲融?!毖啵槐咀鳌?臙 ”。 五代 馬縞 《中華古今注·燕脂》:“蓋起自 紂 ,以紅藍(lán)花汁凝作燕脂。以 燕 國所生,故曰燕脂。涂之作桃花粧?!?宋 陸游 《新津小宴之明日欲游修覺寺以雨不果呈范舍人》詩:“風(fēng)雨長亭話別離,忍看清淚濕燕脂?!眳⒁姟?燕支 ”。
(2).泛指紅色。 唐 杜甫 《曲江對雨》詩:“林花著雨燕脂落,水荇牽風(fēng)翠帶長?!币槐咀鳌?燕支 ”。 宋 王安石 《木芙蓉》詩:“水邊無數(shù)木芙蓉,露染燕脂色未濃?!?宋 陸游 《初秋山中作》詩:“堆盤菱熟燕脂角,藉藻鱸新淡墨鱗?!眳⒁姟?燕支 ”。
楊萬里名句,上元后一日往山莊訪子仁,中涂望見莊里李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