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近而指遠(yuǎn)者,善言也;守約而施博者,善道也。
出自先秦 孟子《孟子·盡心章句下·第三十二節(jié)》:
摘自《孟子·盡心章句下·第三十二節(jié)》
解釋:言語淺近而含義深遠(yuǎn),這是善言。把握住的十分簡(jiǎn)要,而施行時(shí)效用廣大,這是善道。
原文摘要:
孟子曰:“言近而指遠(yuǎn)者,善言也;守約而施博者,善道也。君子之言也,不下帶而道存焉。君子之守,修其身而天下平。人病舍其田而蕓人之田,所求于人者重,而所以自任者輕?!?/p>
注釋參考
善言
(1).有益之言;好話?!睹献印るx婁下》:“ 禹 惡旨酒,而好善言?!?唐 韓愈 《與少室李拾遺書》:“方今天子仁圣……樂善言如不得聞?!?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異四·萬歲》:“他人獵得禽獸,吾獵得善言。”法家亦以特指儒家的仁義之言。《韓非子·飭令》:“飭令,則法不遷;法平,則吏無奸。法已定矣,不以善言害法?!?/p>
(2).善于言談,巧于言辭?!独献印罚骸吧蒲裕瑹o瑕謫?!薄肚f子·徐無鬼》:“狗不以善吠為良,人不以善言為賢。”《史記·五帝本紀(jì)》:“ 共工 善言,其用僻,似恭漫天?!?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 共工 善為言語,用意邪僻也?!?/p>
守約
守約 (shǒuyuē) 遵守約定 keep an appointment 守約而來 保持儉樸 keep a thrifty and simple way 孤貧守約善道
善加誘導(dǎo)?!墩撜Z·顏淵》:“忠告而善道之,不可則止?!?陸德明 釋文:“道,導(dǎo)也。”
(1).猶正道。 漢 陸賈 《新語·明誡》:“ 周公 以比德於五帝,斯乃口出善言,身行善道之所致也。” 三國(guó) 蜀 諸葛亮 《前出師表》:“陛下亦宜自謀,以諮諏善道,察納雅言,深追先帝遺詔。”《北齊書·后主幼主紀(jì)論》:“﹝ 高緯 ﹞始自襁褓,至於傳位,隔以正人,閉其善道。” 明 李贄 《復(fù)周柳塘》:“竊前賢之善道,卑善柔之賤態(tài),附直諒之后列,直欲以完名全節(jié)付二老?!?/p>
(2).好的途徑,好的方法。 明 劉基 《槐陰讀書圖序》:“觀聽動(dòng)息,凡有所接,必使可以有所警者,進(jìn)脩之善道也?!?/p>
(3).古地名。今 安徽 盱眙縣 北?!蹲髠鳌は骞迥辍罚骸?晉 將為之合諸侯,使 魯 衛(wèi) 先會(huì) 吳 ,且告會(huì)期。故 孟獻(xiàn)子 、 孫文子 會(huì) 吳 于 善道 ?!?/p>
孟子名句,孟子·盡心章句下·第三十二節(jié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