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明代袁宏道《觀第五泄記》:
從山門右折,得石徑。
數(shù)步聞疾雷聲,心悸。
山僧曰:“此瀑聲也。
” 疾趨,度石罅,瀑見。
石青削,不容寸膚,三面皆郛立。
瀑行青壁間,撼山掉谷,噴雪直下,怒石橫激如虹,忽卷掣折而后注,水態(tài)愈偉,山行之極觀也。
游人坐欹巖下望,以面受沫,乍若披絲,虛空皆緯,至飛雨瀉崖,而猶不忍去。
暮歸,各賦詩。
所目既奇,思亦變幻,恍惚牛鬼蛇神,不知作何等語。
時夜已午,虎之聲,如在床幾間。
彼此諦觀,須眉毛發(fā),種種皆豎,俱若鬼矣。
注釋參考
青削
青翠而陡削。 明 蔣一葵 《長安客話·盤山》:“其懸崖前突兩小石,若承日附者,曰縣空石。石黏空而立,青削到地,如有神氣性情者然?!?/p>
不容
不容 (bùróng) 不許;不讓 do not allow 不容置疑(不容許有什么懷疑) 不容許存在;不接納(為世所不客) not allow exist三面
(1).三個方向,三方面。《漢書·張良傳》:“南有 巴 蜀 之饒,北有 胡 苑之利,阻三面而固守,獨以一面東制諸侯?!?/p>
(2).指傳統(tǒng)戲劇中的丑角。 清 李斗 《揚州畫舫錄·新城北錄下》:“梨園以副末開場,為領(lǐng)班;副末以下,老生、正生、老外、大面、二面、三面七人,謂之男腳色?!?/p>
袁宏道名句,觀第五泄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