應(yīng)為歧路多,不知?dú)q寒在
出自唐代魏萬《金陵酬李翰林謫仙子》:
君抱碧海珠,我懷藍(lán)田玉。
各稱希代寶,萬里遙相燭。
長卿慕藺久,子猷意已深。
平生風(fēng)云人,暗合江海心。
去秋忽乘興,命駕來東土。
謫仙游梁園,愛子在鄒魯。
二處一不見,拂衣向江東。
五兩掛海月,扁舟隨長風(fēng)。
南游吳越遍,高揖二千石。
雪上天臺(tái)山,春逢翰林伯。
宣父敬項(xiàng)橐,林宗重黃生。
一長復(fù)一少,相看如弟兄。
惕然意不盡,更逐西南去。
同舟入秦淮,建業(yè)龍盤處。
楚歌對(duì)吳酒,借問承恩初。
宮買長門賦,天迎駟馬車。
才高世難容,道廢可推命。
安石重?cái)y妓,子房空謝病。
金陵百萬戶,六代帝王都。
虎石據(jù)西江,鐘山臨北湖。
二山信為美,王屋人相待。
應(yīng)為歧路多,不知?dú)q寒在。
君游早晚還,勿久風(fēng)塵間。
此別未遠(yuǎn)別,秋期到仙山。
注釋參考
歧路
(1).從大路上分出來的小路;岔路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美女篇》:“美女妖且閑,采桑歧路間?!逼?,一本作“ 岐 ”。 唐 王勃 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詩:“無為在歧路,兒女共霑巾。” 清 梅曾亮 《小盤谷記》:“余嘗求小盤谷者。至其地,土人或曰無有。皆大竹蔽天,多歧路?!?鄭澤 《夏日感興次鈍根韻即以奉寄》:“母唯事塵勞,歧路徒營營。”
(2).錯(cuò)誤的道路。如: 小張 雖誤入歧路,但在同志們耐心的幫助教育下,他決心改邪歸正。
不知
是指對(duì)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歲寒
歲寒 (suìhán) 一年中的寒冷季節(jié),深冬 cold season in a year 余捉蟋蟀,汝奮臂其間;歲寒蟲僵,同臨其穴?!濉?袁枚《祭妹文》魏萬名句,金陵酬李翰林謫仙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