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宋無名氏《漁家傲》
雪點(diǎn)江梅才可可。梅心暗弄纖纖朵。疑是月娥庭下過。仙翹亸。云衫密綴真珠顆。玉斝金甌連臂坐。芳辰莫把離魂挫。一曲繡筵嬌婀娜。情無那。陽關(guān)聲里櫻桃破。
注釋參考
玉斝
亦作“ 玉斚 ”。1.玉制的酒器。《文選·劉孝標(biāo)<廣絕交論>》:“分雁鶩之稻粱,霑玉斝之餘瀝?!?李善 注引《說文》:“斝,玉爵也?!?唐 杜甫 《朝享太廟賦》:“福穰穰於絳闕,芳霏霏於玉斝?!?錢謙益 注:“ 舜 祠宗廟以玉斝也。”《宋史·禮志一》:“太廟初獻(xiàn),依 開寶 例,以玉斝、玉瓚,亞獻(xiàn)以金斝,終獻(xiàn)以瓢斝?!?/p>
(2).酒杯的美稱。 南朝 齊 王融 《游仙》詩:“金卮浮水翠,玉斝挹泉珠?!?唐 韓愈 《憶昨行和張十一》:“**花草麗,玉斚屢舉傾金罍。” 元 李好古 《張生煮?!返谝徽郏骸澳瞧溟g錦陣花叢,玉斝金鐘,對對雙雙?!?清 方文 《正月十九日龔孝升都憲社集觀燈》詩:“酒斟玉斚葡萄色,燭晃銀屏翡翠文?!?/p>
(3).指酒。 元 張養(yǎng)浩 《喜春來》曲:“興來時(shí)斟玉斝,看天上碧桃花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草檄》:“身在瑤臺(tái),笑斟玉斝,人生幾見此佳景?!?/p>
金甌
(1).金的盆、盂之屬。 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四:“婦以金甌、麝香囊與婿別,涕泣而分。”《明史·錢龍錫傳》:“帝倣古枚卜典,貯名金甌,焚香肅拜,以次探之?!?清 黃遵憲 《感事》詩:“金甌親卜比公卿,領(lǐng)取冰銜十日榮?!?/p>
(2).比喻疆土之完固。亦用以指國土。《南史·朱異傳》:“﹝ 武帝 ﹞嘗夙興至 武德閤 口,獨(dú)言:‘我國家猶若金甌,無一傷缺?!?唐 司空圖 《南北史感遇》詩之五:“兵圍 梁 殿金甌破,火發(fā) 陳 宮玉樹摧。” 清 秋瑾 《鷓鴣天》詞:“金甌已缺總須補(bǔ),為國犧牲敢惜身。” mao{1~1}澤{1*1}東 《清平樂·蔣桂戰(zhàn)爭》詞:“收拾金甌一片,分田分地真忙?!?/p>
(3).酒杯的美稱。 元 本 高明 《琵琶記·蔡宅祝壽》:“春花明彩袖,春酒泛金甌?!?明 沉采 《千金記·夜宴》:“碧月照金甌,銀河燦珠斗?!?/p>
連臂
(1).手?jǐn)v手;臂挽臂。舊題 漢 伶玄 《趙飛燕外傳》:“時(shí)十月五日,宮中故事,上靈安廟,是日吹塤擊鼓,連臂踏地歌《赤鳳來曲》?!?北周 庾信 《北園射堂新成》詩:“驚心一雁落,連臂兩猿騰。” 清 湯右曾 《谷賤行》:“酤酒賽神神降巫,村場擊鼓連臂呼。”
(2).表示共同;一起。 宋 蘇轍 《御試制策》:“夫敵不知所攻,非連臂而守之也。雖連臂而守之,敵尚可得攻而絶也?!薄稏|周列國志》第四八回:“今日 鄭 陳 連臂去,中原伯氣黯然收?!?/p>
佚名名句,漁家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