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普《毛詩緣衣》:
正色吁為間色侵,凄風(fēng)絺綌自悲吟。
酌中循理聊區(qū)處,底事先賢共此心。
人倫萬變?nèi)糨喸?,一片天心久負人?br>但把緣衣篇細看,末章意思藹如春。
注釋參考
酌中
折中;適中?!缎绿茣らL孫無忌傳贊》:“嚴嚴 申公 ,功名始終。 文皇 題品,信謂酌中。” 明 馮夢龍 《智囊補·上智·嚴求》:“然羣校多從禽,聚飲近野,或搔擾民庶。上欲糾之以法,而方藉其材力,思得酌中之計,問於 嚴求 ?!?清 林則徐 《覆議曾望顏條陳封關(guān)禁海事宜折》:“惟茶葉歷年所銷,自三十餘萬擔(dān)至五十餘萬擔(dān)不等,現(xiàn)在議立公所,酌中定制,不許各夷逾額多運,即為箝制之方?!?/p>
循理
依照道理或遵循規(guī)律?!盾髯印ぷh兵》:“義者循理,循理故惡人之亂之也。”《漢書·徐樂傳》:“間者, 關(guān) 東五穀數(shù)不登,年歲未復(fù),民多窮困,重之以邊境之事,推數(shù)循理而觀之,民宜有不安其處者矣?!?宋 曾鞏 《<梁書>目錄序》:“既圣矣,則無思也,其至者,循理而已?!薄段饔斡洝返诹呋兀骸澳銈冞谎恚〕黾胰?,怎么不分內(nèi)外!”
區(qū)處
處理;籌劃安排?!稘h書·循吏傳·黃霸》:“鰥寡孤獨有死無以葬者,鄉(xiāng)部書言, 霸 具為區(qū)處?!薄段饔斡洝返谑嘶兀骸?行者 道:‘且等 老孫 去看看吉兇,再作區(qū)處。’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賺將》:“明日安營歇馬,任俺區(qū)處便了?!薄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七二回:“制臺聽了這話,沉吟了一會道:‘他若是當一件公事,認真回上來,那可奈何他不得,只怕閣下身上也有點不便。這個便怎生區(qū)處?’”
居處;處所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辨祟》:“鳥有巢棲,獸有窟穴,蟲魚介鱗,各有區(qū)處,猶人之有室宅樓臺也?!薄缎绿茣ざ鸥醾鳌罚骸癌z 杜羔 ﹞而不知父墓區(qū)處,晝夜哀慟,它日舍佛祠,觀柱間有文字,乃其父臨死記墓所在。” 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·兩封通信》:“即使是貓狗之類,你倘給以打擊之后,它也會避開一點的,我也常對于青年,避到僻靜區(qū)處去?!?/p>
底事
(1).何事。 唐 劉肅 《大唐新語·酷忍》:“天子富有四海,立皇后有何不可,關(guān)汝諸人底事,而生異議!” 宋 張元干 《賀新郎·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》詞:“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,九地黃流亂注?” 清 趙翼 《陔馀叢考·底》:“ 江 南俗語,問何物曰底物,何事曰底事。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?!?陳毅 《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》詩:“投降緣底事?敵偽已圖窮。”
(2).此事。 宋 林希逸 《題達摩渡蘆圖》詩:“若將底事比渠儂,老胡暗中定羞殺。” 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怒遣》:“歸向慈親告,底事羞還怕?!?/p>
先賢
先賢 (xiānxián) 已故的有才德的人 wise men;scholars of the past;the late sage 先賢祠陳普名句,毛詩緣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