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會(huì)興國來,乃以丹漆貴
出自宋代晁說之《憶江南贈(zèng)通叟年兄》:
北客而南征,蹇產(chǎn)非所志。
問津人尚絕,后來狂避世。
流離竄斥者,其數(shù)非一二。
風(fēng)流稱南朝,文物始佳麗。
要途在荊揚(yáng),僻左處吳會(huì)。
吳會(huì)興國來,乃以丹漆貴。
若其大才豪,終是江南最。
君家住江南,豫章生次第。
非但吾言逼,正爾百憂似。
易見巖下電,難識(shí)斗間氣。
結(jié)綬三十年,膽策未一試。
譬如瑚與璉,詎落日中市。
飄然渡浙江,式慰此憔悴。
我屋粱園久,近卜嵩峰邃。
海蟲難下箸,粟漿有賤嗜。
不讀非圣書,忍更增疣贅。
又不求甚解,未肯爭破碎。
排悶亦呤哦,清潦誰滋味。
自從住囚籍,一語不敢謂。
豈惟要絕言,自憎生此喙。
因君發(fā)吾狂,明當(dāng)保嚴(yán)誓。
注釋參考
吳會(huì)
(1). 秦 漢 會(huì)稽 郡治在 吳縣 ,郡縣連稱為 吳會(huì) 。 清 趙翼 《陔馀叢考·吳會(huì)》:“ 西漢 時(shí) 會(huì)稽 郡治本在 吳縣 ,時(shí)俗以郡縣連稱,故云 吳會(huì) ?!?/p>
(2). 東漢 分 會(huì)稽郡 為 吳 會(huì)稽 二郡,并稱 吳 會(huì) 。后亦泛稱此兩郡故地為 吳會(huì) ?!逗鬂h書·蔡邕傳》:“ 邕 慮卒不免,乃亡命江海,遠(yuǎn)跡 吳 會(huì) ?!薄度龂尽侵尽O賁傳》:“時(shí) 策 已平 吳 會(huì) 二郡?!?宋 蘇軾 《喜劉景文至》詩:“平生所樂在 吳 會(huì) ,老死欲葬 杭 與 蘇 ?!薄督鹗贰ね觐伨V傳》:“僭稱位號(hào),偷生 吳 會(huì) ?!?/p>
唐 以后,俗亦稱 平江府 (今 江蘇 蘇州 )為 吳會(huì) 。 元 陸友仁 《吳中舊事》:“府署之南名 吳會(huì)坊 。” 清 納蘭性德 《淥水亭雜識(shí)》卷一:“世多稱 平江 為 吳會(huì) ,意謂 吳 為東南一都會(huì)也。自 唐 以來如此,今郡中有 吳會(huì)亭 ,府治前有 吳會(huì)坊 ?!?/p>
興國
(1).振興國家。《穀梁傳·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古者被甲嬰胄,非以興國也?!薄妒酚洝でZ生列傳》:“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,一篇之中三致志焉?!薄缎挛宕贰ち婀賯餍颉罚骸皯n勞可以興國,逸豫可以亡身?!?/p>
(2).興盛的國家?!蹲髠鳌ふ压哪辍罚骸?冀 之北土,馬之所生,無興國焉。恃險(xiǎn)與馬之不可以為固也,從古以然?!薄渡叹龝と?qiáng)》:“興國行罰,民利且畏;行賞,民利且愛?!?/p>
(3).劍名。 南朝 梁 陶弘景 《刀劍錄》:“ 成帝 衍 ( 晉成帝 司馬衍 )以 咸和 元年造十三口劍,銘曰‘興國’?!?/p>
丹漆
(1).朱紅色的漆?!抖Y記·月令》:“﹝季春之月﹞令百工,審五庫之量……金鐵、皮革筋、角齒、羽箭干、脂膠丹漆,毋或不良?!薄逗鬂h書·祭祀志上》:“時(shí)以印工不能刻玉牒,欲用丹漆書之。” 清 陳夢雷 《木癭瓢賦》:“睹丹漆之輝煌兮,滑澤脂韋而易毀也?!?/p>
(2).用朱漆涂飾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亂龍》:“釣者以木為魚,丹漆其身。” 晉 張華 《勵(lì)志詩》:“如彼梓材,弗勤丹漆。雖勞樸斵,終負(fù)素質(zhì)?!?/p>
(3).紅色和黑色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守塉》:“夫聵者不可督之以分雅鄭,瞽者不可責(zé)之以別丹漆?!?/p>
(4).泛指各種顏色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情采》:“虎豹無文,則鞹同犬羊;犀兕有皮,而色資丹漆;質(zhì)待文也?!?唐 沉亞之 《移佛記》卷六:“堅(jiān)之以脂膠,飾之丹漆五色,然后形神儼然成其像?!?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統(tǒng)序科第》:“琴瑟不改:而清濁殊涂;丹漆不施,而豐儉異致?!?/p>
晁說之名句,憶江南贈(zèng)通叟年兄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