往日長安路,歡游不惜年。
出自唐朝周萬《送沈芳謁李觀察求仕進》
往日長安路,歡游不惜年。為貪盧女曲,用盡沈郎錢。
身老方投刺,途窮始著鞭。猶聞有知己,此去不徒然。
第一百四十六卷
注釋參考
往日
往日 (wǎngrì) 過去的日子;從前 (in) former days;in bygone days 往日無冤,近日無仇:從未有過冤仇長安
[Chang'an]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,西漢、隋、唐等朝的都城,在今陜西西安一帶
詳細解釋(1).古都城名。 漢高祖 七年(公元前200年)定都于此。此后 東漢 獻帝 初、 西晉 愍帝 、 前趙 、 前秦 、 后秦 、 西魏 、 北周 、 隋 、 唐 皆于此定都。 西漢 末綠林、赤眉, 唐 末 黃巢 領導的農(nóng)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。故城有二: 漢 城筑于 惠帝 時,在今 西安市 西北。 隋 城筑于 文帝 時,號 大興城 ,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、南、西一帶。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,即今 西安城 。
(2). 唐 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。 唐 李白 《金陵》詩之一:“ 晉 家南渡日,此地舊 長安 ?!?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淳熙八年》:“雪卻甚好,但恐 長安 有貧者?!?清 龔自珍 《同年馮文江索詩贈行》:“ 馮君 才大行孔修,少年挾策 長安 游。”
歡游
歡聚嬉游。 唐 司空曙 《送曹同椅》詩:“惆悵空相送,歡游自此疏。” 宋 張先 《慶佳節(jié)》詞:“花滿南園月滿樓,偏使我憶歡游。” 宋 柳永 《木蘭花慢》詞:“皇都,暗想歡游,成往事,動欷歔?!?/p>
不惜
不惜 (bùxī) 不顧惜 not stint 不惜工本 舍得 not hesitate;have no scruples 為革命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周萬名句,送沈芳謁李觀察求仕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