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張九齡《贈澧陽韋明府》:
君有百煉刃,堪斷七重犀。
誰開太阿匣,持割武城雞。
竟與尚書佩,遙應(yīng)天子提。
何時遇操宰,當(dāng)使玉如泥。
注釋參考
尚書
尚書 (Shàngshū) 中國上古歷史文件的匯編。“尚”即“上”,《尚書》意即上古之書。相傳由孔丘編選而成,傳本有些篇是后人追述補充進去的,如《堯典》、《皋陶謨》、《禹貢》等。西漢初存二十八篇,用當(dāng)時通行文字書寫,即《今文尚書》。另有相傳漢武帝時在孔丘住屋壁中發(fā)現(xiàn)的《古文尚書》,已佚。東晉梅賾(一作梅頤、枚頤)又偽造《古文尚書》。后來《十三經(jīng)》中的通行本,即《今文尚書》與梅氏偽書的合編,宋人開始懷疑梅氏偽書,至清漸成定論。今文各篇內(nèi)容包含商周等代的一些重要史料,如《盤庚》反映商代奴隸社會的情況、《禹貢》記述戰(zhàn)國時黃河、長江兩流域的地理等 Shang Shu 尚書 (shàngshū) 中國古代官名。執(zhí)掌文書奏章。作為官名,始置于戰(zhàn)國時,或稱“掌書”。秦為少府屬官,漢武帝提高皇權(quán),因尚書在皇帝左右辦事,地位逐漸重要。后各朝均有設(shè)置,清代相沿不改 a high official in ancient China 侍中、尚書、長史、參軍,此悉貞良死節(jié)之臣,愿陛下親之信之。——三國蜀· 諸葛亮《出師表》 上書乞骸骨,征拜尚書。——《后漢書·張衡傳》 明清兩代是政府各部的最高長官 minister (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) 兵部尚書遙應(yīng)
謂遠遠地配合呼應(yīng)?!肚迨犯濉とf傳》:“是時 王杲 領(lǐng) 建州 ,與 韃靼 東西遙應(yīng),窺 遼 塞, 萬 支拄其間不令合?!?江地 《捻軍史初探·皖北根據(jù)地失守與張洛行殉難》:“ 浙 東的 法國 洋槍隊和 浙 西的 左宗棠 部 湘 軍正相互遙應(yīng)著陰謀夾攻 杭州 。”
天子
天子 (tiānzǐ) 古以君權(quán)為神所授,故稱帝王為天子 emperor,the son of God 歸來見天子?!稑犯娂つ咎m詩》 天子坐明堂。張九齡名句,贈澧陽韋明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真實駕駛飛機3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