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劉兼《蓮塘霽望》
新秋菡萏發(fā)紅英,向晚風飄滿郡馨。萬疊水紋羅乍展,
一雙鸂鶒繡初成。采蓮女散吳歌闋,拾翠人歸楚雨晴。
遠岸牧童吹短笛,蓼花深處信牛行。
注釋參考
采蓮
即《采蓮曲》。 宋 曼殊 《漁家傲》詞:“一曲《採蓮》風細細,人未醉,鴛鴦不合驚飛起?!眳⒁姟?採蓮曲 ”。
即《採蓮曲》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寄江州褚咨議》詩:“因君奏《采蓮》,為余吟《別鶴》。” 唐 孟浩然 《夜渡湘水》詩:“露氣聞香杜,歌聲識《采蓮》。” 明 王世貞 《贈梁公實謝病歸》詩:“《采蓮》一曲杳然去,得醉即臥清溪頭?!眳⒁姟?採蓮曲 ”。
吳歌
吳 地之歌。亦指 江 南民歌?!稌x書·樂志下》:“ 吳 歌雜曲。并出 江 南。 東晉 以來,稍有增廣。” 五代 劉兼 《蓮塘霽望》詩:“採蓮女散 吳 歌闋,拾翠人歸 楚 雨晴?!?宋 曾鞏 《南湖行》之一:“插花步步行看影,手中掉旗唱 吳 歌。” 周立波 《夏天的晚上》:“一個讀過私塾的人給我們背誦了許多舊詩詞,還背誦他所愛好的一首 吳 歌?!?/p>
拾翠人
指游春的婦女。 唐 鄭谷 《光化戊午年舉公見示省試春草碧色詩偶賦是題》:“想得尋花徑,應(yīng)迷拾翠人?!?五代 劉兼 《蓮塘霽望》詩:“採蓮女散 吳 歌闋,拾翠人歸 楚 雨晴?!?明 湯顯祖 《牡丹亭·鬧殤》:“俺想小姐臨終之言,依舊向湖山石兒靠也。怕等得箇拾翠人來把畫粉銷?!眳⒁姟?拾翠 ”。
楚雨
(1). 楚 地之雨。 唐 杜甫 《雨》詩之四:“ 楚 雨石苔滋,京華消息遲?!?唐 杜牧 《齊安郡中偶題》詩之一:“秋聲無不攪離心, 夢澤 蒹葭 楚 雨深?!?宋 蘇軾 《次韻樂著作野步》:“ 楚 雨還昏 云夢澤 , 吳 潮不到 武昌宮 ?!?/p>
(2).猶苦雨。比喻相思之淚。 唐 胡曾 《車遙遙》詩:“自從車馬出門朝,便入空房守寂寥……臉邊 楚 雨臨風落,頭上春云向日銷?!?/p>
劉兼名句,蓮塘霽望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