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姜夔《凄涼犯》:
聞馬嘶。
出城四顧,則荒煙野草,不勝凄黯,乃著此解。
琴有凄涼調(diào),假以為名。
凡曲言犯者,謂以宮犯商、商犯宮之類。
如道調(diào)宮上字住,雙調(diào)亦上字住。
所住字同,故道調(diào)曲中犯雙調(diào),或于雙調(diào)曲中犯道調(diào),其他準此。
唐人樂書云:犯有正、旁、偏、側(cè)。
宮犯宮為正,宮犯商為旁,宮犯角為偏,宮犯羽為側(cè)。
此說非也。
十二宮所住字各不同,不容相犯,十二宮特可犯商、角、羽耳。
予歸行都,以此曲示國工田正德,使以啞XXXX栗角吹之,其韻極美,亦曰瑞鶴仙影。
綠楊巷陌。
秋風起、邊城一片離索。
馬嘶漸遠,人歸甚處,戍樓吹角。
情懷正惡。
更衰草寒煙淡薄。
似當時、將軍部曲,迤邐度沙漠。
。
追念西湖上,小舫攜歌,晚花行樂。
舊游在否,想如今、翠凋紅落。
漫寫羊裙,等新雁來時系著。
怕匆匆、不肯寄與,誤后約。
注釋參考
道調(diào)
(1).宮調(diào)名。 宋 王溥 《唐會要·諸樂》:“林鐘宮,時號道調(diào)、道曲、垂拱樂、萬國歡。” 元 熊朋來 《瑟賦》:“若迺道調(diào)僊呂,託異人之夢授,而律呂每混於俗稱,怨湘哭顏,疑胡琴之避徵。”
(2). 唐 代教坊曲名。 唐 崔令欽 《<教坊記>序》:“我國家元元之允,未聞頌德, 高宗 乃命樂工 白明逵 造道曲道調(diào)?!薄缎绿茣ざY樂志十一》:“ 高宗 自以 李氏 老子 之后也,於是命樂工製道調(diào)?!?/p>
雙調(diào)
(1).商調(diào)樂律名?!缎绿茣ざY樂志十二》:“越調(diào)、大食調(diào)、高大食調(diào)、雙調(diào)、小食調(diào)、歇指調(diào)、林鐘商為七商?!?唐 杜牧 《早春贈軍師薛判官》詩:“弦管開雙調(diào),花鈿坐兩行?!?/p>
(2).填詞之格式。詞之由前后兩闕相迭而成者,謂之“雙調(diào)”,有前后同段、換頭與前后不同之分;僅一段者謂之“單調(diào)”。
姜夔名句,凄涼犯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