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張籍《別段生》:
與子骨肉親,愿言長相隨。
況離父母傍,從我學書詩。
同在道路間,講論亦未虧。
為文于我前,日夕生光儀。
行役多疾疚,賴此相扶持。
貧賤事難拘,今日有別離。
我去秦城中,子留汴水湄。
離情兩飄斷,不異風中絲。
幼年獨為客,舉動難得宜。
努力自修勵,常如見我時。
送我登山岡,再拜問還期。
還期在新年,勿怨歡會遲。
注釋參考
骨肉親
指血統(tǒng)關系親密的家人,如父母子女、兄弟姊妹等。 唐 杜甫 《戲贈閿鄉(xiāng)秦少府短歌》:“去年行宮當太白,朝廻君是同舍客,同心不減骨肉親,每語見許文章伯?!?明 劉基 《丙申二月別紹興諸公》詩:“豈無骨肉親?太半生死隔。”
愿言
思念殷切貌?!对姟ばl(wèi)風·伯兮》:“愿言思伯,甘心首疾?!?鄭玄 箋:“愿,念也。我念思伯,心不能已?!?晉 謝混 《游西池詩》:“逍遙越城肆,愿言屢經(jīng)過?!?宋 華岳 《早春即事》詩:“愿言相約花前醉,莫放春容過海棠。” 清 顧炎武 《江上》詩:“愿言隨飛龍,一上 單于臺 。”
長相
長相 (zhǎngxiàng) 相貌;容貌 features張籍名句,別段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