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梅堯臣《長歌行》:
世人何惡死,死必勝於生。
勞勞塵土中,役役歲月更。
大寒求以{左日右奧},大暑求以清。
維餒求以饁,維渴求以觥。
其少欲所惑,其老病所嬰。
富貴拘法律,貧賤畏笞榜。
生既若此苦,死當(dāng)一切平。
釋子外形骸,道士完髓精。
二皆趨死途,足以見其情。
遺形得極樂,升僊上玉京。
是乃等為死,安有蛻骨輕。
日中不見影,陽魂與鬼并。
莊周謂之息,漏泄理甚明。
仲尼曰焉知,不使人道傾。
此論吾得之,曷要世間行。
注釋參考
等為
猶為何。 唐 王維 《哭殷遙》詩:“念君等為死,萬事傷人情?!?/p>
蛻骨
(1).脫骨?!丁冻鯇W(xué)記》卷三十引 三國 魏 曹植 《神龜賦》》:“虵折鱗於平皋,龍蛻骨於深谷?!蓖懀槐咀鳌?脫 ”。 唐 李紳 《靈蛇見少林寺》詩:“已應(yīng)蛻骨風(fēng)雷后,豈效銜珠草莽閒?!?/p>
(2).靈魂升天后的骸骨。多用于道教徒。 宋 蘇軾 《昭靈侯廟碑》:“廟有穴五,往往見變異,出云雨?;蛲镀餮ㄖ?,則見於池,而近歲有得蛻骨於池者,金聲玉質(zhì),輕重不常,今藏廟中?!?明 唐順之 《與姜編修廷善書》:“ 崇安 、 建陽 之間誠是仙靈窟宅,昔人蛻骨,在在有之?!?/p>
梅堯臣名句,長歌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