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明代唐寅《守耕圖》:
南山之麓上腴田,當(dāng)守犁鋤業(yè)瑪遷。
昨日三山降除目,長沮同拜地行仙。
注釋參考
昨日
昨日 (zuórì) 昨天 yesterday三山
(1).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。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高辛》:“ 三壺 ,則海中三山也。一曰 方壺 ,則 方丈 也;二曰 蓬壺 ,則 蓬萊 也;三曰 瀛壺 ,則 瀛洲 也?!?唐 駱賓王 《代女道士王靈妃贈(zèng)道士李榮》詩:“玄都五府風(fēng)塵絶,碧海三山波浪深?!?宋 蘇軾 《奉和陳賢良》詩:“三山舊是神仙地,引手東來一釣鼇?!?清 黃遵憲 《和沉子培同年》詩:“縹緲三山信 徐巿 ,橫縱六里聽 張儀 。”
(2). 福州 的別稱。 福州 城中西有 閩山 ,東有 九仙山 ,北有 越王山 ,故 福州 又稱 三山 。見 宋 曾鞏 《道山亭記》。 元 薩都剌 《入閩過平望驛》詩:“ 廣陵 城里別匆匆,一去 三山 隔萬重?!?/p>
(3).冠名。 唐 李群玉 《寄友人鹿胎冠子》詩:“數(shù)點(diǎn)疏星紫錦斑,仙家新樣剪三山。” 元 郭玨 《送友人從軍》詩:“七星戰(zhàn)袍襯金甲,三山尖帽飄猩紅?!?明 費(fèi)信 《星槎勝覽·占城國》:“其酋長頭戴三山金花冠,身披錦花手巾,臂腿四腕,俱以金鐲。”
(4).指三山骨。 唐 元稹 《望云騅馬歌》:“蹄懸四跼腦顆方,胯聳三山尾株直。” 宋 黃庭堅(jiān) 《次韻宋楙宗僦居甘泉坊書懷》:“家徒四壁書侵坐,馬聳三山葉擁門?!痹敗?三山骨 ”。
(5).喻封建主義、官僚資本主義、帝國主義三重壓迫。 郭沫若 《頌黨慶》詩之一:“三山白雪化,九域紅旗鮮。” 蕭華 《井岡山頌》詩:“推翻三山驚寰宇,社會(huì)主義日日新?!?/p>
除目
除授官吏的文書。 唐 姚合 《武功縣中作》詩之八:“一日看除目,終年損道心。”《新五代史·唐臣傳·劉延朗》:“乃令 文遇 手書除目,夜半下學(xué)士院草制?!薄顿Y治通鑒·后晉高祖天福元年》:“先是術(shù)者言國家今年應(yīng)得賢佐,出奇謀,定天下,帝意 文遇 當(dāng)之,聞其言,大喜,曰:‘卿言殊豁吾意,成敗吾決行之?!礊槌?。付學(xué)士院使草制?!?胡三省 注:“御筆親除付外行者謂之除目。其經(jīng)宰相奏擬而行者,亦謂之除目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送湘陰沉旭輪謫判深州》詩之二:“故舊憐除目,妻孥笑俸錢?!?/p>
長沮
傳說中 春秋 時(shí) 楚國 的隱士?!墩撜Z·微子》:“ 長沮 、 桀溺 耦而耕?!?劉寶楠 正義引 金履祥 曰:“ 長沮 桀溺 ,名皆從水, 子路 問津,一時(shí)何自識(shí)其姓名?諒以其物色名之?!?/p>
地行仙
(1).原為佛典中所記的一種長壽的神仙。《楞嚴(yán)經(jīng)》卷八:“人不及處有十種仙: 阿難 ,彼諸眾生,堅(jiān)固服餌,而不休息,食道圓成,名地行仙…… 阿難 ,是等皆於人中鍊心,不修正覺,別得生理,壽千萬歲,休止深山或大海島,絶於人境?!焙笠蛞杂鞲邏刍螂[逸閑適的人。 宋 蘇軾 《樂全先生生日以鐵拄杖為壽》詩之一:“先生真是地行仙,住世因循五百年?!?宋 辛棄疾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壽南澗》詞:“上界足官府,公是地行仙?!?明 唐寅 《題自畫守耕圖》詩:“昨日三山降除日, 長沮 同拜地行仙?!?/p>
(2).比喻遠(yuǎn)行的人。 宋 文天祥 《懷則堂實(shí)堂》詩:“中夜想應(yīng)發(fā)深省,故人南北地行仙。”
唐寅名句,守耕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