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國已何在,空山余故林
出自宋代司馬光《游李衛(wèi)公平泉莊》:
相國已何在,空山余故林。
曏時(shí)堪炙手,今日但傷心。
陵谷尚未改,門闌不可尋。
誰知荊棘地,鶴蓋舊成陰。
注釋參考
相國
相國 (xiàngguó) 古官名。春秋戰(zhàn)國時(shí),除楚國外,各國都設(shè)相,稱為相國、相邦或丞相,為百官之長 prime minister何在
何在 (hézài) 在哪里 where 公理何在?空山
幽深少人的山林。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寄全椒山中道士》詩:“落葉滿空山,何處尋行跡?” 明 李攀龍 《仲春虎丘》詩:“古剎云光杳,空山劍氣深?!?李大釗 《警gao{1~1}全{1*1}國父老書》:“空山已無歌哭之地,天涯不容漂泊之人?!?/p>
故林
(1).從前棲息的樹林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晚出西射堂》詩:“羈雌戀舊侶,迷鳥懷故林?!?唐 李端 《送郭補(bǔ)闕歸江陽》詩:“雁影愁斜日,鶯聲怨故林?!?明 劉基 《吊祖豫州賦》:“魚游思故淵兮,鳥棲思故林?!?/p>
(2).故鄉(xiāng)的樹林。比喻故鄉(xiāng)或家園。 唐 杜甫 《江亭》詩:“故林歸未得,排悶強(qiáng)裁詩。” 宋 王安石 《欲歸》詩:“緑稍還幽草,紅應(yīng)動(dòng)故林。” 明 宗元豫 《早春送李季子南游》詩:“云山正好來新句,春月初明別故林?!?/p>
(3).指 桃林 。在 華山 之東。相傳 武王 克 商 后,縱馬于 華山 之陽,放牛于 桃林 之墟,示天下不復(fù)用兵。 晉 潘岳 《西征賦》:“問休牛之故林,感徵名於 桃園 。”
司馬光名句,游李衛(wèi)公平泉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6趣味倒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