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士遜《寄陳文惠》:
赭案當年并命時,蒹薜衰颯倚瓊枝。
皇恩乞與桑榆老,鴻自高冥鳳在池。
注釋參考
赭案
皇帝批答公文、處理政事的赤色長桌。 唐 杜牧 《李甘詩》:“君門曉日開,赭案橫霞布。” 宋 沉遘 《七言雄州遇tang{1|1}子方奉使還奉贈》:“昔初并命銀臺下,今獨先還赭案前?!?/p>
當年
當年 (dāngnián) 過去某一時期 in those days 故先生者,當年而霸,楚莊王是也?!?漢· 韓嬰《韓詩外傳》 想當年,金戈鐵馬,氣吞萬里如虎?!巍?辛棄疾《永遇樂·京口北固亭懷古》 當年,這兒還沒有鐵路 又指某人的事業(yè)、活動或生命的那個全盛時期 遙想公瑾當年, 小喬初嫁了,雄姿英發(fā)?!?宋· 蘇軾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 他正當年,干活不知累 當年 (dàngnián) 在事情發(fā)生的同一年 the same year 這個新建的廠子當年就收回了投資并命
共命運;同死?!端螘に魈攤鳌罚骸拔遗c此城并命,義不使此城亡而身在也?!?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兄弟》:“﹝ 王元紹 ﹞為兵所圍,二弟爭共抱持,各求代死,終不得解,遂并命爾。”
(1).猶言捐生?!逗鬂h書·西羌傳》:“今國家無德,恩不及遠,羸弱何辜,而當并命!”《資治通鑒·魏元帝景元元年》:“人誰不死,正恐不得其所,以此并命,何恨之有!”
(2).亡命;逃亡在外。《東周列國志》第七二回:“吾父忠於國家,知我必欲報仇,故使并命於 楚 ,以絶后慮?!?/p>
併命:1.拚命,舍命?!杜f五代史·明宗紀一》:“吾王命我取 葛司徒 ,他士可無併命?!?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聞》卷七:“自和議成而軍士灰心,敵益狂狡,遂有四忠併命之禍?!?清 王韜 《淞濱瑣話·魏月波》:“聞 戚 娶女,鬱怒填胸,立刻拏舟至城,將與女併命。”
(2).比喻盡最大的力量。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保路運動》:“或有不軌之徒從中鼓煽,強者併命于尋仇,弱者絶望于逃死,眾志一暌,全體瓦裂,終非國家福也?!?/p>
並命:1.一同受命?!抖Y記·內(nèi)則》:“毋敢敵耦於冢婦,不敢并行,不敢並命,不敢并坐。” 孔穎達 疏:“并有教令之命。” 唐 權德輿 《太原鄭尚書遠寄新詩走筆酬贈》詩:“昔歲經(jīng)過同二 仲 ,登朝並命慚無用。” 唐 張署 《贈韓退之》詩:“白簡趨朝曾並命, 蒼梧 左宦一聯(lián)翩?!?/p>
(2).拼命。 清 采蘅子 《蟲鳴漫錄》卷二:“某今日與人爭不勝,已買刀藏腰際,將與仇者並命?!?/p>
衰颯
衰颯 (shuāisà) 敗落 decline 庭樹日衰颯,風霜未云已?!啤?張九齡《登古陽云臺》 意氣消沉;頹廢失落 low-spirited 精神衰颯瓊枝
(1).傳說中的玉樹。《楚辭·離騷》:“溘吾游此chun{1-1}宮兮,折瓊枝以繼佩?!?洪興祖 補注:“瓊,玉之美者?!秱鳌吩唬耗戏接续B,其名為鳳;天為生樹,名曰瓊枝。高百二十仞,大三十圍,以琳瑯為實。” 明 楊慎 《藝林伐山·瓊枝旃檀》:“佛經(jīng)云:瓊枝寸寸是玉,旃檀片片皆香,比之圣賢,欲無德不備;喻之詩文,欲無字不二也?!?/p>
(2).喻嘉樹美卉。 唐 王涯 《望禁門松雪》詩:“金闕晴光照,瓊枝瑞色封。” 金 元好問 《同漕司諸人賦紅梨花》詩之二:“瓊枝玉蘂靜年芳,知是何人與點粧?!?明 沉璟 《義俠記·取威》:“看瓊枝玉樹,偏將凍蕊爭開?!?冰心 《莊鴻的姊姊》:“他便走到窗下,掀起窗簾看了一看,回頭笑說:‘是不是庭院里的玉樹瓊枝?’”
(3).喻賢才。 唐 李德裕 《訪韋楚老不遇》詩:“今來招隱逸,恨不見瓊枝。” 明 高啟 《北郭秋夜喜徐幼文遠來兼送南游》詩:“瓊枝何以先舊色,客路風塵亦勞矣?!?/p>
(4).喻皇族子孫。 唐 蕭穎士 《為揚州李長史賀立太子表》:“瓊枝挺秀,玉葉資神?!?/p>
(5).喻美女。 唐 韋應物 《黿頭山神女歌》:“皓雪瓊枝殊異色,北方絶代徒傾國。” 宋 秦觀 《虞美人》詞:“瓊枝玉樹頻相見,只是離人遠?!?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補遺》卷三引 張詒庭 《無題》詩:“珍重 瀛 壺 無限好,文鸞端合占瓊枝?!?/p>
(6).喻燈燭。 明 劉基 《正月十五夜燈火大開作》詩:“夜寒衾冷漏聲遲,臥看瓊枝綻金粟。”
(7).木棉樹的別名。 清 厲荃 《事物異名錄·樹木·棉》:“木棉,一名瓊枝?!?/p>
張士遜名句,寄陳文惠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