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白居易《答《四皓廟》
天下有道見,無道卷懷之。
此乃圣人語,吾聞諸仲尼。
矯矯四先生,同稟希世資。
隨時(shí)有顯晦,秉道無磷緇。
秦皇肆暴虐,二世遘亂離。
先生相隨去,商嶺采紫芝。
君看秦獄中,戮辱者李斯。
劉項(xiàng)爭(zhēng)天下,謀臣竟悅隨。
先生如鸞鶴,去入冥冥飛。
君看齊鼎中,焦?fàn)€者酈其。
子房得沛公,自謂相遇遲。
八難掉舌樞,三略役心機(jī)。
辛苦十?dāng)?shù)年,晝夜形神疲。
竟雜霸者道,徒稱帝者師。
子房爾則能,此非吾所宜。
漢高之季年,嬖寵鐘所私。
冢嫡欲廢奪,骨肉相憂疑。
豈無子房口?口舌無所施。
亦有陳平心,心計(jì)將何為?
皤皤四先生,高冠危映眉。
從容下南山,顧(目兮)入東闈。
前瞻惠太子,左右生羽儀。
卻顧戚夫人,楚舞無光輝。
心不畫一計(jì),口不吐一詞。
暗定天下本,遂安劉氏危。
子房吾則能,此非爾所知。
先生道既光,太子禮甚卑。
安車留不住,功成棄如遺。
如彼旱天云,一雨百谷滋。
澤則在天下,云復(fù)歸稀夷。
勿高巢與由,勿尚呂與伊。
巢由往不返,伊呂去不歸。
豈如四先生,出處兩逶迤。
何必長(zhǎng)隱逸,何必長(zhǎng)濟(jì)時(shí)。
由來圣人道,無朕不可窺。
卷之不盈握,舒之亙八陲。
先生道甚明,夫子猶或非。
愿子辨其惑,為予吟此詩。
注釋參考
隨時(shí)
隨時(shí) (suíshí) 不論何時(shí) at all times;any time 有什么問題可以隨時(shí)去問他 指順應(yīng)時(shí)勢(shì) keep the manner and tendency 隨時(shí)以行顯晦
顯晦 (xiǎnhuì) 明暗 light and shade 道涂顯晦?!啤?李朝威《柳毅傳》秉道
保持正道?!稘h書·蕭望之傳》:“君其秉道明孝,正直是與?!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漸江水》:“ 昞 ( 趙昞 )秉道懷術(shù),而不能全身避害?!?清 姚鼐 《四川川北道按蔡副使鹿公墓志銘》:“秉道終身,卒斃于正?!?/p>
磷緇
亦作“ 磷淄 ”。語出《論語·陽貨》:“不曰堅(jiān)乎?磨而不磷;不曰白乎?涅而不緇?!绷?,謂因磨而??;緇,謂因染而黑。后因以比喻受外界條件的影響而起變化。 唐 杜甫 《暮冬送蘇四郎徯兵曹適桂州》詩:“歲陽初盛動(dòng),王化久磷緇?!?宋 秦觀 《慶禪師塔銘》:“嗚呼我?guī)煟铍y思,與物并作,而不磷緇?!?明 唐順之 《贈(zèng)王山人》詩:“自笑久磷緇,還真已是遲。” 梁?jiǎn)⒊?《論私德》:“即有一二達(dá)識(shí)熱誠之士,茍欲攘臂為生民請(qǐng)命,則時(shí)或不得不用詭秘之道,時(shí)或不得不為偏激之行。夫其人而果至誠也,猶可以不因此而磷淄也?!?/p>
白居易名句,答《四皓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