遠(yuǎn)氣疑埋劍
出自隋代江總《秋日登廣州城南樓詩》:
秋城韻晚笛。
危榭引清風(fēng)。
遠(yuǎn)氣疑埋劍。
驚禽似避弓。
海樹一邊出。
山云四面通。
野火初煙細(xì)。
新月半輪空。
塞外離羣客。
顏鬢早如蓬。
徒懷建鄴水。
復(fù)想洛陽宮。
不及孤飛鴈。
獨在上林中。
注釋參考
埋劍
《晉書·張華傳》載, 張華 時見有紫氣映射于斗牛二宿之間,邀 雷煥 共議,以為系寶劍之光上沖所致,當(dāng)在 豫章 豐城 ,因命 雷 為 豐城 令訪察其物。 煥 到縣,掘獄屋基,入地四丈馀,果得龍泉、太阿二寶劍。后以“埋劍”喻被埋沒或不得彰顯。 唐 沉佺期 《移禁司刑》詩:“埋劍誰當(dāng)辨,偷金以自誣。” 唐 杜甫 《秦州見敕目除薛三璩畢四曜兼述索居》詩:“掘獄知埋劍,提刀見發(fā)硎?!狈珠T集注引 梅堯臣 注:“喻 薛 畢 二子幾年埋沒,今始奮發(fā)?!?/p>
江總名句,秋日登廣州城南樓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