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李頎《送劉四》:
愛君少岐嶷,高視白云鄉(xiāng)。
九歲能屬文,謁帝游明光。
。
奉詔赤墀下,拜為童子郎。
爾來屢遷易,三度尉洛陽。
。
洛陽十二門,官寺郁相望。
青槐羅四面,淥水貫中央。
。
聽訟破秋毫,應(yīng)物利干將。
辭滿如脫屣,立言無否臧。
。
歲暮風(fēng)雪暗,秦中川路長。
行人飲臘酒,立馬帶晨霜。
。
生事豈須問,故園寒草荒。
從今署右職,莫笑在農(nóng)桑。
注釋參考
岐嶷
《詩·大雅·生民》:“誕實(shí)匍匐,克岐克嶷?!?朱熹 集傳:“岐嶷,峻茂之狀?!焙蠖嘁浴搬凇毙稳萦啄曷敾??!稏|觀漢記·馬客卿傳》:“ 馬客卿 幼而岐嶷,年六歲,能接應(yīng)諸公,專對賓客?!?北魏 楊衒之 《洛陽伽藍(lán)記·追光寺》:“ 略 生而岐嶷,幼則老成,博洽羣書?!?唐 李頎 《送劉四》詩:“愛君少岐嶷,高視白云鄉(xiāng)?!?清 王晫 《今世說·賞譽(yù)》:“ 許彝千 少便岐嶷,總角風(fēng)氣更進(jìn)?!?/p>
高視
(1).向高處看。 漢 揚(yáng)雄 《甘泉賦》:“仰撟首以高視兮,目冥眴而亡見。”《晉書·王徽之傳》:“ 徽之 初不酬答,直高視,以手版柱頰云:‘ 西山 朝來致有爽氣耳?!?唐 劉滄 《夏日登西林白上人樓》詩:“幾到 西林 清浄境,層臺(tái)高視有無間?!?/p>
(2).傲視,小看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與楊德祖書》:“ 德璉 發(fā)跡於此 魏 ,足下高視於上京。” 唐 張九齡 《奉敕送學(xué)士張說上賜燕序》:“ 文王 多士, 周 室以寧; 武帝 得人, 漢 家為盛。而高視前古,獨(dú)不在於今乎?” 金 王若虛 《送li{1~1}鵬舉赴試序》:“辭欲其精,意欲其明,勢欲其若傾,故必探《語》《孟》之淵源,擷 歐 蘇 之菁英……勿怪勿僻勿猥,而并若是者,所向如志,敵功無勁,可以高視而橫行矣?!?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史書佔(zhàn)畢四·宂篇下》:“ 鐘 ( 鐘會(huì) )高視一世,而居 誕 ( 諸葛誕 )二子間,其人可想?!?/p>
白云鄉(xiāng)
《莊子·天地》:“乘彼白云,游于帝鄉(xiāng)?!焙笠蛞浴鞍自凄l(xiāng)”為仙鄉(xiāng)。舊題 漢 伶玄 《飛燕外傳》:“吾老是鄉(xiāng)矣,不能效 武皇帝 ( 漢武帝 )求白云鄉(xiāng)也?!?唐 李群玉 《自澧浦東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員外從公虞》詩:“何由首西路,目斷白云鄉(xiāng)。” 宋 蘇軾 《潮州韓文公廟碑》詩:“公昔騎龍白云鄉(xiāng),手抉云漢分天章?!?宋 陳師道 《再和寇十一》之二:“名字不歸青史筆,形容終老白云鄉(xiāng)?!?/p>
李頎名句,送劉四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