誰(shuí)得似,黃鸝求友新成對(duì)
出自宋代王之道《千秋歲(追和秦少游)》:
山前湖外。
初日浮云退。
荷氣馥,槐陰碎。
葵花紅障錦,萱草青垂帶。
誰(shuí)得似,黃鸝求友新成對(duì)。
憶昔東門會(huì)。
千古同侵蓋。
人已遠(yuǎn),歌如在。
銀鉤雖可漫,琬琰終難改。
愁浩蕩,臨風(fēng)令我思淮海。
注釋參考
得似
怎似;何如。 五代 齊己 《寄湘幕王重書記》詩(shī):“可能有事關(guān)心后,得似無(wú)人識(shí)面時(shí)?” 宋 陳亮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送章德茂大卿使虜》詞:“自笑堂堂 漢 使,得似洋洋 河 水,依舊只流東?” 明 劉基 《四月二十二日郊外游》詩(shī):“吾儕幸味苦,得似道傍李?”
黃鸝
鳥名。身體黃色,自眼部至頭后部黑色,嘴淡紅色。叫的聲音很好聽,常被飼養(yǎng)作籠禽。吃森林中的害蟲,對(duì)林業(yè)有益。也叫鸧鹒或黃鶯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石頭答庾郎丹》詩(shī):“黃鸝隱葉飛,蛺蝶縈空戲?!?唐 杜甫 《絕句》之二:“兩箇黃鸝鳴翠柳,一行白鷺上青天。” 曹禺 《王昭君》第一幕:“四月天,黃鸝低鳴。”
求友
(1).尋求朋友。語(yǔ)本《詩(shī)·小雅·伐木》:“嚶其鳴矣,求其友聲”。 三國(guó) 魏 阮籍 《詠懷詩(shī)》之三:“鳴鳥求友,《谷風(fēng)》刺愆?!?清 魏源 《村居雜興·呈筠谷從兄》詩(shī):“適聞求友聲,嚶嚶方出谷?!?/p>
(2).指訪友。 唐 高適 《崔司錄宅燕大理李卿》詩(shī):“上卿才大名不朽,早朝至尊暮求友?!?/p>
成對(duì)
成對(duì) (chéngduì) 兩個(gè)一組 become a pair 注意到這些植物中有一些是成對(duì)生長(zhǎng)的 成雙的狀態(tài) bigeminy王之道名句,千秋歲(追和秦少游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