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梵志云,昔人已非昔
出自宋代秦觀《和裴仲謨摘白須行》:
仲將題凌云,比訖顟盡白。
陸展媚側(cè)室,星星染為黑。
人生如寄耳,況復(fù)形與色。
澤壑藏山舟,夜半輸有力。
厖眉三不遇,已矣何所惜。
二毛賦秋興,自愛頗姑息。
聞諸古竺乾,毛發(fā)因地得。
數(shù)窮反其本,螻螘得而食。
妙年光可鑒,炯若鴉羽戢。
映梳漸蕭肅,變化了無隙。
所以梵志云,昔人已非昔。
皤然君勿笑,子羽以貌失。
信美如客兒,終翦施摩詰。
我作白須行,而得養(yǎng)生術(shù)。
注釋參考
所以
所以 (suǒyǐ) 表示因果關(guān)系,常與“因?yàn)椤边B用 so;therefore 因?yàn)榭炭嘤?xùn)練,所以成績提高很快 指實(shí)在的情由或適當(dāng)舉動 should be;have to 忘乎所以 所用;用來 use 夫仁義辨智,非所以持國也 原因;緣故 reason;origin 故今具道所以?!巍?王安石《答司馬諫議書》 此所以學(xué)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。——王安石《游褒禪山記》梵志
(1).梵語意譯。指婆羅門。 印度 古代四個(gè)種姓之一?!杜f唐書·西戎傳·天竺》:“俗皆徒跣。衣重白色,惟梵志種姓披白疊以為異?!薄斗g名義集·外道》:“婆羅門……其人種類,自云從梵天口生,四姓中勝,獨(dú)取梵名,惟五 天竺 有,餘國即無。諸經(jīng)中梵志即同此名。”
(2).梵語意譯。古 印度 一切“外道”出家者的通稱?!洞笾嵌日摗肪砦辶骸拌笾菊撸且磺谐黾彝獾?。若有承用其法者,亦名梵志?!?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同泰僧正講》詩:“若人聆至寂,寄説表真冥;能令梵志遣,亦使群魔驚。”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健馱邏國》:“初,尊者( 脇尊者 )之為梵志師也,年垂八十,捨家染衣。” 宋 陳善 《捫虱新話·<原道>闢佛老》:“如《寳云經(jīng)》所説,菩薩善解回轉(zhuǎn)外道方便。菩薩於外道中化作七梵志、尼犍就學(xué)經(jīng)法,精進(jìn)勇猛,細(xì)密威儀,勝彼外道?!?/p>
昔人
昔人 (xīrén) 前人;古人 the ancient people秦觀名句,和裴仲謨摘白須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