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葛勝仲《浣溪沙》:
通白輕紅溢萬枝。
濃香百和透豐肌。
丹山威鳳勢(shì)將飛。
玉鏡臺(tái)前呈國艷,沈香亭北映朝曦。
如花惟有上皇妃。
注釋參考
玉鏡臺(tái)
(1).玉制的鏡臺(tái)。 唐 楊炯 《梅花落》詩:“泣對(duì)銅鉤障,愁看玉鏡臺(tái)?!?宋 葛立方 《滿庭芳·簪梅》詞:“玉鏡臺(tái)邊試看,相宜是淺笑輕顰?!薄度阂纛愡x·京兆記》:“青鸞何事飛難至,卻教我玉鏡臺(tái)前懶畫眉?!?/p>
(2).指 晉 溫嶠 之玉鏡臺(tái)。 溫嶠 北征 劉聰 ,獲玉鏡臺(tái)一枚。從姑有女,囑代覓婿, 溫 有自婚意,因下玉鏡臺(tái)為定。事見《世說新語·假譎》。后引申作婚娶聘禮的代稱。 唐 張紘 《行路難》詩:“君不見 溫 家玉鏡臺(tái),提攜抱握九重來?!薄度阂纛愡x·犀珮記·勢(shì)逼改嫁》:“好將聘物早持歸,自有 溫郎 玉鏡臺(tái)?!?清 李慈銘 《越縵堂讀書記·外家紀(jì)聞》:“ 北江 與其內(nèi)姊適 程氏 者,幼相親愛,頗有玉鏡臺(tái)之慕,而姻事不諧?!?郁達(dá)夫 《無題》詩之二:“玉鏡臺(tái)邊笑老奴,何年歸去長 西湖 ?”
國艷
(1).國中最艷麗的花,多指牡丹。 宋 蘇軾 《常潤道中有懷錢塘寄述古》詩之四:“國艷夭饒酒半酣,去年同賞寄僧簷。” 宋 吳文英 《漢宮春·追和尹梅津賦俞園牡丹》詞:“花姥來時(shí),帶天香國艷,羞掩名姝?!?宋 莊季裕 《雞肋編》卷中:“ 宋景文 與兄 元憲 少時(shí),嘗謁 楊大年 ,坐中賦落花詩。 元憲 云:‘ 金谷 路塵埋國艷, 武陵 谿水泛天香?!?/p>
(2).國色。指絕色女子。 宋 王安石 《上元夜戲作》詩:“盡道滿城無國艷,不知朱戶鎖嬋娟。”
沈香亭
亦作“沉香亭”。 唐 時(shí)宮中亭名。 唐 李白 《清平調(diào)詞》之三:“解釋春風(fēng)無限恨, 沉香亭 北倚闌干。” 宋 樂史 《楊太真外傳》:“ 開元 中,禁中重芍藥,即今之牡丹也,得數(shù)本紅紫淺紅通白者,上因移植於 興慶池 東, 沉香亭 前……上曰:‘賞名花,對(duì)妃子,焉用舊樂詞為?’遂命 李龜年 持金花牋,宣賜翰林 李白 立進(jìn)《清平調(diào)辭》三章。”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五:“料來春困把湖山倚。偏疑: 沉香亭 北 太真妃 ?!?/p>
朝曦
(1).早晨的陽光。 唐 韓愈 《東都遇春》詩:“朝曦入牖來,鳥喚昏不醒?!?許地山 《暾將出兮東方》:“那時(shí)朝曦已射在我們臉上?!?/p>
(2).指朝陽,早晨的太陽。 唐 趙彥昭 《奉和幸安樂公主山莊應(yīng)制》:“六龍齊軫御朝曦,雙鷁維舟下緑池。” 宋 周密 《齊東野語·曝日》:“忍寒東窗底,坐待朝曦上?!薄痘ㄔ潞邸返谝换兀骸百慷K艏t,天光凝赤,一輪朝曦,騰躍而起,心搖目駭,嘆曰:妙哉日乎,觀止矣。”
葛勝仲名句,浣溪沙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別墅今尚佳,細(xì)故未足欷
- 乾坤大,霜林獨(dú)坐,紅葉紛紛墮作者:王國維作品:點(diǎn)絳唇·厚地高天
- 蕭然一匏笠,四海莫我處作者:羅公升作品:從道益聲自清江送至樟鎮(zhèn)別后書懷
- 開正好、銀花照夜,堆不盡、金粟凝空
- 每憶中林訪惠持,今來正遇早春時(shí)
- 賴得五賢清雅出,俾人敬慕肅容看作者:蘇軾作品:次韻借觀《睢陽老五圖》
- 先人敝廬在,觸目百悲辛作者:林同作品: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李訥
- 獨(dú)秀不知為獨(dú)秀,退然自視一秋毫作者:曾豐作品:題徐子比獨(dú)秀亭二首
- 朝陽鳴鳳馬圖河,雷動(dòng)官僚宴泰和
- 之子于人第一流,于山也獨(dú)拔其尤作者:曾豐作品:題徐子比獨(dú)秀亭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