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宗杲《天童覺和尚贊》:
烹佛烹祖大爐韝,煅凡煅圣惡鉗鎚。
起曹洞於已墜之際,針膏肓於必死之時(shí)。
善說法要,岡涉離微。
不起于座,而變荊棘林為梵釋龍?zhí)熘畬m而無作無為。
神澄定靈,雪頂龐眉。
良工幻出兮,不許僧繇知。
虛堂張掛兮,梁寶公猶迷。
個(gè)是天童老古錐,妙喜知音更有誰。
注釋參考
虛堂
高堂。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示徐州弟》詩:“屑屑風(fēng)生,昭昭月影。高宇既清,虛堂復(fù)靜。” 唐 戎昱 《客堂秋夕》詩:“隔窗螢影滅復(fù)流,北風(fēng)微雨虛堂秋。” 宋 朱熹 《山北紀(jì)行》之十:“北渡 石塘橋 ,西訪 濂溪 宅。喬木無遺株,虛堂唯四壁。” 清 顧炎武 《悼亡》詩之二:“北府曾縫戰(zhàn)士衣,酒漿賓從各無違。虛堂一夕琴先斷,華表千年鶴未歸。”
張掛
張掛 (zhāngguà) 張開掛上;展開掛上 put up 張卦壁毯釋宗杲名句,天童覺和尚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