嵩峰馀霞錦綺卷,伊水細(xì)浪鱗甲生
出自唐代白居易《秋日與張賓客舒著作同游龍門,醉中狂歌,凡》:
秋天高高秋光清,秋風(fēng)裊裊秋蟲鳴。
嵩峰馀霞錦綺卷,伊水細(xì)浪鱗甲生。
洛陽閑客知無數(shù),少出游山多在城。
商嶺老人自追逐,蓬丘逸士相逢迎。
南出鼎門十八里,莊店邐迤橋道平。
不寒不熱好時節(jié),鞍馬穩(wěn)快衣衫輕。
并轡踟躕下西岸,扣舷容與繞中汀。
開懷曠達(dá)無所系,觸目勝絕不可名。
荷衰欲黃荇猶綠,魚樂自躍鷗不驚。
翠藻蔓長孔雀尾,彩船櫓急寒雁聲。
家醞一壺白玉液,野花數(shù)把黃金英。
晝游四看西日暮,夜話三及東方明。
暫停杯觴輟吟詠,我有狂言君試聽。
丈夫一生有二志,兼濟(jì)獨善難得并。
不能救療生民病,即須先濯塵土纓。
況吾頭白眼已暗,終日戚促何所成。
不如展眉開口笑,龍門醉臥香山行。
注釋參考
霞錦
(1).艷麗如霞的絲織物。 唐 張祜 《觱栗》詩:“雪藤新?lián)Q束,霞錦旋抽囊。”
(2).喻美好的辭章。 唐 韓愈 《和崔舍人詠月二十韻》:“屬思摛霞錦,追歡罄縹缾?!?/p>
伊水
伊河 。在 河南省 西部,源出 欒川縣 伏牛山 北麓,東北流,在 偃師縣 楊村 附近入 洛河 ?!渡胶=?jīng)·中山經(jīng)》:“又西二百里,曰 蔓渠之山 ,其上多金玉,其下多竹箭。 伊水 出焉,而東流注入 洛 。”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伊水》:“ 伊水 出 南陽 魯陽縣 西 蔓渠山 ……又東北至 洛陽縣 南,北入於 洛 ?!?南朝 陳 徐陵 《新亭送別應(yīng)令》詩:“風(fēng)吹臨 伊水 ,時駕出河梁?!?唐 李白 《秋夜宿龍門香山寺》詩:“流恨寄 伊水 ,盈盈焉可窮。”
細(xì)浪
微小的波紋。 唐 杜甫 《城西陂泛舟》詩:“魚吹細(xì)浪搖歌扇,燕蹴飛花落舞筵。” 金 元好問 《梁園春》詩之二:“暖入金溝細(xì)浪添, 津橋 楊柳緑纖纖。” mao{1~1}澤{1*1}東 《長征》詩:“ 五嶺 逶迤騰細(xì)浪, 烏蒙 磅礴走泥丸?!?/p>
鱗甲
鱗甲 (línjiǎ) 動物用以蔽護(hù)軀體的甲殼。泛指一切有鱗和甲的水生動物 scale and shell of reptiles and arthropods白居易名句,秋日與張賓客舒著作同游龍門,醉中狂歌,凡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