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寒更宜遠,江流復沄沄
出自宋代李處權《十月十日陪張丈奉高雅臣德器凌波亭小酌》:
漂流劇東南,所歷過所聞。
始及廬陵郡,俯仰尤不塵。
朅來未敢忘,事賢友其仁。
翹翹蕭與李,拔萃而多文。
蕭君辭蓋寡,空林蘭自薰。
揚鞭舍我去,意欲樹殊勛。
李君舌尚在,真氣凌秋旻。
掃門與我俱,軟語回陽春。
客舍甲子雨,八荒同一云。
傾蓋有彭子,微言時解紛。
愛我忘其陋,肯顧羅雀門。
從容香積飯,可口謝八珍。
張公丈人行,氣宇老而淳。
舒吳無俗姿,信是德有鄰。
籃輿復聯(lián)翩,去指江之津。
坐中皆我輩,肴蔌來逡巡。
把盞屬形勝,領略難具陳。
山寒更宜遠,江流復沄沄。
大哉開闢功,孰測造化源。
掛席者誰子,其來自無垠。
耽耽載萬斛,徵取何其勤。
落帆占近岸,過逢慶欣欣。
方矜猗頓富,誰信管鮑貧。
鳴雁何處來,冥冥初不言。
亦知個中好,嗚呼下其群。
商羊不覺舞,漁父收微緡。
煙樹僅可識,歸鴉喧水村。
我昔觀畫圖,對此猶心存。
怳若夢中事,有懷攜酒樽。
客子斗身強,身外安足論。
無事頗相見,斯言吾所敦。
注釋參考
寒更
(1).寒夜的更點。 唐 駱賓王 《別李嶠得勝字》詩:“寒更承夜永,涼景向秋澄。” 元 王惲 《秋夜》詩:“鐘鼓寒更永,乾坤夜色蒼。” 清 陳維崧 《高山流水·即席別吳門諸子偕園次返梁溪并呈伯成先生》詞:“楓橋下,幾船夜火,一派寒更?!?/p>
(2).借指寒夜。 唐 溫庭筠 《宿輝公精舍》詩:“擁褐寒更徹,心知覺路通?!?唐 秦韜玉 《長安書懷》詩:“涼風吹雨滴寒更,鄉(xiāng)思欺人撥不平?!薄抖鼗妥兾募っ罘ㄉ徣A經講經文》:“寒更漏永睡稠穋,魂夢將心處處游。”
沄沄
(1).水流洶涌貌。 漢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山川頌》:“水則源泉混混沄沄,晝夜不竭?!?唐 宋務光 《海上作》詩:“浩浩去無際,沄沄深不測。” 清 劉大櫆 《浮山記》:“至峽之將盡,有巖石理凹凸纖密,如浮漚,如波浪之沄沄?!?/p>
(2).形容像流水一樣迅速消逝。 宋 王安石 《次韻答陳正叔》之一:“功名落落求難值,日月沄沄去不回?!?清 姚鼐 《詣岳麓書院有述》詩:“回艫天地晚,空悵逝沄沄?!?/p>
(3).喻長遠流傳。 唐 元結 《大唐中興頌》:“能令大君,聲容沄沄。”《宋史·樂志九》:“聲容沄沄,被于八荒?!?/p>
(4).紛繁;紛亂。 漢 徐干 《中論·譴交》:“飢不暇餐,倦不獲已,殷殷沄沄,俾夜作晝?!?宋 文天祥 《賀何尉書》:“別后不圖事變沄沄,天下大事幾去?!?/p>
李處權名句,十月十日陪張丈奉高雅臣德器凌波亭小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