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克莊《溪庵十首》:
豫為終制付諸兒,莫待飛騰變化時。
涑水書儀非含玉,魏公治命欲披緇。
外加麟楦中先悴,生著蟬冠死豈知。
除卸布衾堪覆首,更無一物可相隨。
注釋參考
涑水
指 宋 司馬光 。 司馬光 為 山西省 夏縣 涑水鄉(xiāng) 人,故稱。 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經(jīng)籍會通四》:“ 涑水 語見《梁溪漫志》?!?清 鈕琇 《觚賸·芥葊自怡編序》:“焚膏檢較 涑水 《通鑑》。” 沉惟賢 《<萬國演義>序》:“雖有 涑水 之才,欲網(wǎng)羅散失,以為《泰東西通鑑》,未之或逮也?!?/p>
書儀
(1).舊時士大夫私家關(guān)于書札體式、典禮儀注的著作,通名書儀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風(fēng)操》:“ 江 南輕重各有謂號,具諸《書儀》;北人多稱名者,乃古之遺風(fēng)。”《隋書·經(jīng)籍志》、《新五代史》和《崇文總目》著錄有關(guān)的著作甚多,現(xiàn)僅存 宋 司馬光 《書儀》。
(2).舊時饋贈錢物所寫的禮帖和封簽。泛指饋贈的錢物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詞林·交際》:“詞林交際最簡,其始入者,合衙門自政府以下至史官,各送賀儀分金七分,即書名於書儀之上,不具他柬。” 明 湯顯祖 《牡丹亭·謁遇》:“左右,取書儀,看酒?!薄缎咽篮阊浴けR太學(xué)詩酒傲王侯》:“﹝ 汪知縣 ﹞差人送三兩書儀,就致看花之意?!?/p>
含玉
(1).蘊(yùn)藏著寶玉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丹沙可學(xué)賦》:“山含玉以永歲,水藏珪以窮年?!?/p>
(2).形容顏色潔白如玉。《明珠緣》第一回:“只見籬菊鋪金,野梅含玉,數(shù)竿修竹,一所茅堂?!?/p>
古喪禮,納于死者口中的玉。《周禮·天官·太宰》:“大喪,贊贈玉、含玉?!?鄭玄 注:“含玉,死者口實(shí)。天子以玉?!?郭沫若 《羽書集·龍戰(zhàn)與雞鳴》:“古人的習(xí)慣,人死了在口里有含玉的一種禮節(jié)。被含的玉就叫作‘含玉’。那玉的形式,有時候是珠,有時候似乎是蟬?!眳㈤啞豆騻鳌の墓迥辍?何休 注。
治命
指人死前神智清醒時的遺囑。與“亂命”相對。后亦泛指生前遺言?!蹲髠鳌ば迥辍罚骸俺?, 魏武子 有嬖妾,無子。 武子 疾,命 顆 曰:‘必嫁是?!膊?,則曰:‘必以為殉?!白?, 顆 嫁之,曰:‘疾病則亂,吾從其治也?!?輔氏 之役, 顆 見老人結(jié)草以亢 杜回 。 杜回 躓而顛,故獲之。夜夢之曰:‘余,而所嫁婦人之父也。爾用先人之治命,余是以報(bào)?!?宋 陸游 《傅正議墓志銘》:“公亡恙時,自發(fā)書卜葬于白石之南,雖月日莫不有治命。至歿,悉遵用焉?!?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賣兒繫珠》:“可憐古人從其治命,不從其亂命,他只因刑期將近,神思昏憒,以致言語舛錯,故此奴家吞悲含忍,不與深辨罷了?!?/p>
披緇
出家為僧尼。緇,緇衣,僧尼之服。 五代 齊己 《夏日寓居寄友人》詩:“披緇影跡堪藏拙,出世身心合向閒?!?明 夏完淳 《大哀賦》序:“慈母披緇,隔祇園於百里。” 清 陳夢雷 《絕交書》:“不孝削髮披緇,杜門旬日。”
劉克莊名句,溪庵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