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白居易《母別子》
母別子,
子別母,
白日無光哭聲苦。
關西驃騎大將軍,
去年破虜新策勛。
敕賜金錢二百萬,
洛陽迎得如花人。
新人迎來舊人棄,
掌上蓮花眼中刺。
迎新棄舊未足悲,
悲在君家留兩兒。
一始扶行一初坐,
坐啼行哭牽人衣。
以汝夫婦新燕婉,
使我母子生別離。
不如林中烏與鵲,
母不失雛雄伴雌。
應似園中桃李樹,
花落隨風子在枝。
新人新人聽我語,
洛陽無限紅樓女。
但愿將軍重立功,
更有新人勝于汝。
注釋參考
迎新棄舊
謂離開舊夫,再嫁新君。 唐 白居易 《母別子》詩:“迎新棄舊未足悲,悲在君家留兩兒?!?/p>
未足
(1).不足,不能?!逗鬂h書·齊武王縯傳》:“ 舂陵 去 宛 三百里耳,未足為功?!?明 胡應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丹鉛新錄引》:“今所撰諸書,盛行海內(nèi),大而穹宇,細入肖翹,耳目八埏,靡不該綜。即 惠施 、 黃繚 之辯,未足侈也?!?/p>
(2).猶言算不得。《太平廣記》卷八七引 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傳·支遁》:“ 遁 幼時,嘗與師共論物類,謂鷄卵生用,未足為殺,師不能屈?!?/p>
君家
(1).敬詞。猶貴府,您家?!队衽_新詠·古詩<為焦仲卿妻作>》:“非為織作遲,君家婦難為。”《南史·顏延之傳》:“﹝ 顏延之 ﹞答曰:‘身非三公之公,又非田舍之公,又非君家阿公,何以見呼為公?’” 唐 韓愈 《醉贈張秘書》詩:“今日到君家,呼酒持勸君?!?/p>
(2).敬稱對方。猶您。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宋寧宗嘉泰三年》:“我與君家是白翎雀,他人鴻雁耳!” 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官媒議婚》:“秦樓此日招鳳侶,遣妾每特來執(zhí)伐,望君家殷勤肯首,早諧結(jié)髮?!?清 吳騫 《扶風傳信錄》:“都道君家一可人,亦隨儕侶問來因。”
白居易名句,母別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