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仲并《題大明寺》:
招提隱松桂,遠在城一隅。
我來歲云暮,天寒氣象殊。
寓目得佳趣,百念如滌除。
及此齋時鐘,簞瓢慰吾臞。
丈室曦未來,香篆沈熏爐。
聊施濟勝具,未暇學跏趺。
緩步大明寺,山光佳有余。
郊原自春色,物意如相娛。
習公四海士,豪氣編虎須。
邂逅偶傾蓋,清游邀我俱。
相從得二謝,笑語寄歌呼。
注釋參考
濟勝具
指能攀越勝境、登山臨水的好身體。語出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棲逸》:“ 許掾 好游山水,而體便登陟,時人云, 許 非徒有勝情,實有濟勝之具?!?清 俞樾 《春在堂隨筆》卷五:“ 釣臺 、 西臺 ,兩峰并峙,高出層霄,余無濟勝具,不克登其巔?!币嘧鳌?濟勝資 ”。 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<玉壺遐覽>引》:“余鄙且怠,未必夙規(guī)於大道,益之病靡濟勝資,朝夕一壺如守五石瓠,其於六合之外,猶之坐井而闚?!?/p>
未暇
謂沒有時間顧及。 漢 張衡 《東京賦》:“因 秦 宮室,據(jù)其府庫,作 洛 之制,我則未暇?!?漢 劉楨 《雜詩》:“馳翰未暇食,日昃不知晏。” 三國 魏 曹植 《七啟》:“﹝ 鏡機子 曰:﹞‘此肴饌之妙也,子能從我而食之乎?’ 玄微子 曰:‘予甘藜藿,未暇此食也。’”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銘箴》:“曾名品之未暇,何事理之能閑哉!” 章炳麟 《駁康有為論革命書》:“如右所言,大抵關(guān)於種類,而於情偽得失,未暇論也?!?/p>
跏趺
“結(jié)跏趺坐”的略稱。1.佛教中修禪者的坐法:兩zu{1|1}交叉置于左右股上,稱“全跏坐”。或單以左足押在右股上,或單以右足押在左股上,叫“半跏坐”。據(jù)佛經(jīng)說,跏趺可以減少妄念,集中思想?!稛o量壽經(jīng)》卷上:“哀受施草敷佛樹下跏趺而坐,奮大光明使魔知之?!?宋 張世南 《游宦紀聞》卷四:“小師之趨東室也,急欲化去,跏趺不盡一腳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續(xù)黃粱》:“豁然而寤,見老僧猶跏趺座上。”
(2).泛指靜坐,端坐。 宋 蘇軾 《又次韻二守同訪新居》之一:“也知卜筑非真宅,聊欲跏趺看此心?!?宋 陸游 《別王伯高》詩:“香奩贈別非無意,共約跏趺看此心。”
仲并名句,題大明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