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知多怨思,聽取暮煙中。
出自唐朝李體仁《飛鴻響遠(yuǎn)音》
漠漠微霜夕,翩翩出渚鴻。清聲流迥野,高韻入寥空。
舊質(zhì)經(jīng)寒塞,殘音響遠(yuǎn)風(fēng)??M雪猶類網(wǎng),避月尚疑弓。
弱羽雖能振,丹霄竟未通。欲知多怨思,聽取暮煙中。
注釋參考
怨思
(1).謂抱怨遷居,懷念故土?!对姟ね躏L(fēng)·揚(yáng)之水序》:“﹝ 周平王 ﹞不撫其民,而遠(yuǎn)屯戍於母家, 周 人怨思焉?!?漢 班固 《兩都賦》序:“西土耆老,咸懷怨思。”
(2).怨恨悲傷。 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相刺》:“和陰陽,調(diào)四時(shí),安眾庶,育羣生,使百姓輯睦,無怨思之色,四夷順德,無叛逆之憂?!?唐 杜甫 《夔府書懷四十韻》:“萬里煩供給,孤城最怨思?!?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樂律一》:“古詩皆詠之,然后以聲依詠以成曲……其志怨思,則以怨思之聲詠之。”
聽取
聽取 (tīngqǔ) 接受;聽 listen to;hear 聽取匯報(bào)暮煙
亦作“墓煙”。傍晚的煙靄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慈姥磯》詩:“暮煙起遙岸,斜日照安流。” 唐 王昌齡 《留別郭八》詩:“長亭駐馬未能前,井邑蒼茫含暮煙?!?前蜀 韋莊 《夜景》詩:“誰家一笛吹殘暑,何處雙砧擣暮煙。” 清 沉復(fù) 《浮生六記·坎坷記愁》:“至 靖 ,暮煙四合矣?!?/p>
見“ 暮煙 ”。
李體仁名句,飛鴻響遠(yuǎn)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4李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