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安石《寄贈胡先生》:
先生天下豪杰魁,胸臆廣博天所開。
文章事業(yè)望孔孟,不復睥睨蔡與崔。
十年留滯東南州,飽足藜藿安蒿萊。
獨鳴道德驚此民,民之聞者源源來。
高冠大帶滿門下,奮如百蟄乘春雷。
惡人沮服善者起,昔時蹻跖今騫回。
先生不試乃能爾,誠令得志如何哉。
吾愿圣帝營太平,補葺廊廟枝傾頹。
披旒發(fā)纊廣耳目,照徹山谷多遺材。
先收先生作梁柱,以次構(gòu)架桷與榱。
群臣面向帝深拱,仰戴堂陛方崔嵬。
注釋參考
耳目
耳目 (ěrmù) 耳朵與眼睛;耳聞目睹 listen and see;ear and eye 耳目之明,如是其狹也?!盾髯印ぞ馈?耳目之福非淺 耳目靈光 監(jiān)視人或為別人收集情報者 one who spies for sb else 使者以從事為耳目?!逗鬂h書·朱浮傳》照徹
(1).透明晶瑩。 北魏 楊衒之 《洛陽伽藍記·景林寺》:“又有仙人桃,其色赤,表里照徹,得霜即熟?!?宋 張耒 《大禮慶成賦》:“潢流汪洋,碧玉照徹。”
(2).猶照亮。謂使光明透過黑暗而遍照。 巴金 《雨》三:“他們有什么力來照徹這個黑暗世界呢?”
山谷
山谷 (shāngǔ) 兩山之間狹窄低凹的地方 valley [楊樹]不論在河灘、平原、丘陵、山谷或高山都能生長?!稐顦洹?h3>遺材(1).剩下的材料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幸偶》:“長數(shù)仞之竹,大連抱之木,工技之人裁而用之,或成器而見舉持,或遺材而遭廢棄?!?/p>
(2).未被發(fā)現(xiàn)或未受重視的人材。 唐 元結(jié) 《題孟中丞茅閣》詩:“公欲舉遺材,如此佳木歟?” 宋 曾慥 《高齋漫錄》:“人主燕閒時,於其等輩廣訪備聞,然后博記而審察之,天下無遺材矣。” 明 沉榜 《宛署雜記·奶口》:“懼有遺材而博求之,凡以重儲養(yǎng)耳?!?/p>
(3).遺才。 清 錢泳 《履園叢話·笑柄·出題》:“ 李滄云 先生為 河南 學政,鄉(xiāng)試qian{1|1}考遺材,士子恐不取,輙欲夤緣以期必得,謂之買科舉?!眳⒁姟?遺才 ”。
王安石名句,寄贈胡先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