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朱慶馀《送虛上人游天臺》:
青冥通去路,誰見獨(dú)隨緣。
此地春前別,何山夜后禪。
石橋隱深樹,朱闕見晴天。
好是修行處,師當(dāng)住幾年。
注釋參考
冥通
感通神明?!蛾悤ば炝陚鳌罚骸胺蛞谎运?,凝暉照於 魯陽 ;一志冥通,飛泉涌於 疏勒 ?!?/p>
去路
去路 (qùlù) 前進(jìn)的道路;去某處的道路 way;outlet;way along which one is going 擋住敵人的去路見獨(dú)
猶見道。道家指達(dá)到至道的境界?!肚f子·大宗師》:“朝徹,而后能見獨(dú);見獨(dú),而后能無古今?!?郭象 注:“當(dāng)所遇而安之,忘先后之所接,斯見獨(dú)者也?!?成玄英 疏:“夫至道凝然,妙絶言象,非無非有,不古不今,獨(dú)往獨(dú)來,絶待絶對。覩斯勝境,謂之見獨(dú)?!?陳鼓應(yīng) 今注:“見道,指洞見獨(dú)立無待的道?!馈癁榻~對無待,因以‘獨(dú)’來稱它。”
隨緣
(1).佛教語。謂佛應(yīng)眾生之緣而施教化。緣,指身心對外界的感觸。 南朝 宋 宗炳 《明佛論》:“然羣生之神,其極雖齊,而隨緣遷流,成麤妙之識,而與本不滅矣?!?唐 戴叔倫 《贈行腳僧》詩:“補(bǔ)衲隨緣住,難違塵外蹤?!?/p>
(2).順應(yīng)機(jī)緣;任其自然?!侗饼R書·陸法和傳》:“ 法和 所得奴婢,盡免之,曰:‘各隨緣去。’” 唐 張籍 《贈道士宜師》詩:“自到王城得幾年, 巴 童 蜀 馬共隨緣?!薄豆沤裥≌f·單符郎全州佳偶》:“隨緣快活,亦足了一生矣?!?郭沫若 《圣者》:“到處隨緣是我家,一篇《秋水》一杯茶?!?/p>
朱慶馀名句,送虛上人游天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