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和峴《導(dǎo)引》
氣和玉燭,?;櫭鳌?/strong>緹管一陽生。郊禋盛禮燔柴畢,旋軫鳳凰城。森羅儀衛(wèi)振華纓。載路溢歡聲?;蕡D大業(yè)超前古,垂象泰階平。歲時(shí)豐衍,九土樂升平。睹寰海澄清。道高堯舜垂衣治,日月并文明。嘉禾甘露登歌薦,云物煥祥經(jīng)。兢兢惕惕持謙德,未許禪云亭。
注釋參考
氣和
(1).氣候調(diào)和?!豆茏印び坠佟罚骸皶?huì)請命於天地,知?dú)夂蛣t生物從。”
(2).態(tài)度和藹。《三國志平話》卷上:“ 關(guān)公 見 張飛 非草次之人,説話言談便氣和?!?/p>
玉燭
(1).謂四時(shí)之氣和暢。形容太平盛世?!妒印肪砩希骸八臍夂停庹?,此之謂玉燭?!薄稜栄拧め屘臁罚骸八臍夂椭^之玉燭。” 郭璞 注:“道光照?!?邢昺 疏:“道光照者,道,言也;言四時(shí)和氣,溫潤明照,故曰玉燭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明本》:“玉燭表昇平之徵,澄醴彰德洽之符?!?元 雅琥 《上執(zhí)政四十韻》:“玉燭調(diào)元?dú)猓饦羞\(yùn)大鈞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設(shè)朝》:“金甌仍未缺,玉燭又新調(diào)?!?/p>
(2).燭的美稱。 唐僖宗 宮人《金鎖》詩:“玉燭製袍夜,金刀呵手裁?!?前蜀 花蕊夫人 《宮詞》之六七:“昭儀侍宴足精神,玉燭抽看記飲巡。”
(3).比喻目光。 唐 曹唐 《病馬》詩之一:“四蹄不鑿金砧裂,雙眼慵開玉燭斜?!?/p>
(4).樂律名?!端鍟ぢ蓺v志上》:“黃鐘:包育、含微、帝德……玄中、玉燭、調(diào)風(fēng)。右黃鐘一部,三十四律。”《舊唐書·音樂志三》:“黃鐘既陳玉燭,紅粒方殷稔歲?!?/p>
?;?/h3>
圣明的教化。 南朝 宋 謝莊 《宋明堂歌·送神歌》:“?;?,孝風(fēng)熾。顧靈心,結(jié)皇思?!薄杜f唐書·文苑傳中·賈曾》:“至於所司教習(xí),章示羣僚,慢伎淫聲,實(shí)虧?;!?/p>
鴻明
(1).昌盛清明?!稘h書·禮樂志》:“皇皇鴻明,蕩侯休德,嘉承天和,伊樂厥福?!?唐 李德裕 《上尊號玉冊文》:“誠宜玉版溫潤,鏤鴻明之德;神寶焜燿,薦萬斯之年?!?/p>
(2).盛德;明德。 唐 顏師古 《明堂議》:“紹列辟之鴻明,成天下之壯觀?!?/p>
和峴名句,導(dǎo)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