斛面坡陀斗面高,三斗八升作常賦
出自宋代劉宰《憶昨行寄呈劉法曹》:
憶昨太守宣城陳,人物風流法從臣。
太息官倉取無藝,要與邑民圖久計。
總將一石計其贏,三斗八升為定制。
厥初號令發(fā)雷霆,奉行誰敢圭撮增。
愚民不解深長慮,競喜當時斗斛平。
新守迎來舊守法,號令雖嚴誰復顧。
斛面坡陀斗面高,三斗八升作常賦。
后生主簿辛君機,太學聲名盛一時。
朅來意與上官合,委向倉中司出納。
籌算親臨絕蔽欺,戶庭凜凜無喧雜。
愚民乍喜見明官,概量寧論另勺全。
上供送使有成數(shù),羨馀到底歸州府。
明年按籍取之民,三斗八升更增五。
往者不可諫,來者圖之猶未晚。
只今太守龔黃比,千里癢疴如切已。
公事勤勞絕燕私,私錢大半供公使。
選官受秋輸,而得法曹賢。
除弊幾十九,積羨逾三千。
三千寧足州家用,祗恐從今還作俑。
明年四斗三升之上更增科,三十六都之人將柰何。
注釋參考
斛面
官吏收賦糧時的一種額外聚斂。 宋 葉適 《彭子復墓志銘》:“輸租得自概量,無斛面,吏之一切聚歛,略皆不用?!?宋 周密 《齊東野語·景定行公田》:“每鄉(xiāng)創(chuàng)官莊一所,每租一石,明減二斗,不許多收斛面?!薄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光宗紹熙元年》:“州縣無以供,則豪奪於民,於是取之斛面,折變、科敷、抑配、贓罰,而民困極矣?!?/p>
坡陀
坡陀 (pōtuó) 同“陂陀” with ups and downs;step 計惟有天造草味,人功未施,其借征人境者,不過幾處荒墳,散見坡陀起伏間?!猍英]赤胥黎著、 嚴復譯《天演論》斗八
亦作“鬭八”。我國傳統(tǒng)建筑天花板上的一種裝飾處理。多為方格形,凸出,有彩色圖案。 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器用》:“屋上覆橑,古人謂之‘綺井’,亦曰‘藻井’,又謂之‘覆?!?,今令文中謂之‘鬭八’, 吳 人謂之‘罳頂’,唯宮室祠觀為之?!?清 方以智 《通雅·宮室》:“蓋鬭八謂承仰版之拱斗也,其形似之。”
常賦
固定的賦稅。《魏書·食貨志》:“先是 太安 中, 高宗 以常賦之外雜調(diào)十五,頗為煩重,將與除之?!?唐 孫樵 《書何易于》:“百姓入常賦、有垂白僂仗者, 易于 必召坐與食,問政得失。” 宋 范成大 《寒亭》詩:“自云足踏地,常賦何能免?!?/p>
劉宰名句,憶昨行寄呈劉法曹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