況今落蠻夷,公且天咫尺
出自宋代趙蕃《寄曾運(yùn)使》:
知名必曹劉,乃可暗中索。
無聞若我遭,過眼誰復(fù)憶。
如何十年后,姓名猶見識。
當(dāng)時(shí)所陳詩,亦復(fù)能道說。
豈我能致然,先生自為德。
維時(shí)歲云莫,歸路千山隔。
見公不三四,身已限南北。
迨茲去無由,乃悔來卒迫。
況今落蠻夷,公且天咫尺。
猶擬信州船,看竹茶山宅。
注釋參考
蠻夷
蠻夷 (mányí) 古代泛指華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數(shù)民族 the marns-name for aboriginal tribes or minority nationality in ancient China 來蠻夷間?!啤?柳宗元《柳河?xùn)|集》 為降虜于蠻夷?!稘h書·李廣蘇建傳》 北蠻夷之鄙人?!稇?zhàn)國策·燕策》咫尺
咫尺 (zhǐchǐ) 比喻相距很近 very close 天威不違顏咫尺。——《左傳·僖公九年》 咫尺之遙 比喻微小 small 無咫尺之功趙蕃名句,寄曾運(yùn)使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