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佚名《促拍滿路花》:
抱元能守一,四大自輕安。
心中須返照,幾曾閑。
金烏銜耀,飛入爛銀盤。
心心心是道,只在心心,更於何處求仙。
又何須衣冕,燕處欲超然。
榮華能幾日,便凋殘。
修真甚易,積行累功難。
勸君強為善,五濁三途,便為云島神山。
注釋參考
守一
亦作“ 守壹 ”。1.道家修養(yǎng)之術,謂專一精思以通神。語出《莊子·在宥》:“我守其一以處其和,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,吾形未常衰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地真》:“守一存真,乃能通神?!?唐 呂巖 《谷神歌》:“若人能守一,只此是長生。” 宋 蘇軾 《東坡志林·誦金剛經(jīng)帖》:“道家言守一,若饑,‘一’與之糧;若渴,‘一’與之漿?!?/p>
(2).專守定法?!稘h書·嚴安傳》:“當時則用,過則舍之,有易則易,故守一而不變者,未睹治之至也。”
(3).指忠于某一信條。 宋 周密 《癸辛雜識續(xù)集·宋江三十六贊》:“ 龔圣與 作《宋江三十六贊》并序曰……古稱 柳盜跖 為盜賊之圣,以其守壹?!?/p>
(4).指女子守節(jié)。 清 卓爾堪 《昆陽王烈女擬焦仲卿妻古詩體》:“孤鴈終孤飛,不屑亂匹配。女子守一終,舊盟焉敢背?!?/p>
四大
(1).道家以道、天、地、人為四大?!独献印罚骸暗来螅齑?,地大,王大。域中有四大,而王居其一焉。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?!卑?,王,當作“人”。說見 朱謙之 《老子校釋》及 任繼愈 《老子新譯》。
(2).佛教以地、水、火、風為四大。認為四者分別包含堅、濕、暖、動四種性能,人身即由此構成。因亦用作人身的代稱。 晉 慧遠 《明報應論》:“夫四大之體,即地、水、火、風耳,結而成身,以為神宅。”《圓覺經(jīng)》:“我今此身,四大和合。所謂髮毛爪齒、皮肉筋骨、髓腦垢色,皆歸於地;唾涕膿血、津液涎沫、痰淚精氣、大小便利,皆歸於水;暖氣歸火;動轉歸風。四大各離,今者妄身,當在何處?”《晉書·藝術傳·鳩摩羅什》:“ 羅什 未終少日,覺四大不悆……死於 長安 ?!?清 李斗 《揚州畫舫錄·虹橋錄上》:“六十年來一夢醒,飄然四大御風輕?!?/p>
(3).古稱大功、大名、大德、大權為四大?!稌x書·忠義傳·王豹》:“明公挾大功,抱大名,懷大德,執(zhí)大權,此四大者,域中所不能容。”
(4). 北周 時 冀州 人戲稱四種大物為四大?!侗笔贰と辶謧飨隆ば馨采罚骸?道暉 好著高翅帽、大屐…… 冀州 人為之語曰:‘ 顯公 鐘, 宋公 鼓, 宗道暉 屐, 李洛姬 肚’謂之四大。 顯公 ,沙門也; 宋公 , 安德 太守也; 洛姬 ,婦人也?!?/p>
輕安
(1).輕健安康,健康。 五代 齊己 《贈劉五經(jīng)》詩:“羣經(jīng)通講解,八十尚輕安?!?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十一:“ 朱文公 有足疾,嘗有道人為施鍼熨之術,旋覺輕安。公大喜,厚謝之?!?清 姚鼐 《寄靈谷僧》詩:“無緣居士室,暫接問輕安?!?/p>
(2).謂流暢而平和。 清 王夫之 《薑齋詩話》卷二:“ 熙甫 子 子慕 ,變矯厲為輕安,不失為儒者之言,度越其父遠甚?!?/p>
佚名名句,促拍滿路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