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朝特在成西序,放去分明是召歸
出自宋代項安世《送吳襄陽換承宣使歸奉時請二首》:
三朝橐珥真王子,萬卷詩書大布衣。
我尚不知身是貴,人于何見昨為非。
東朝特在成西序,放去分明是召歸。
時覲重華談物表,君臣相對兩忘機。
注釋參考
東朝
(1).古代宮殿的別稱。指 漢 長樂宮 。太后所居。因在 未央宮 之東,故稱?!妒酚洝⒕词鍖O通列傳》:“ 孝惠帝 為東朝 長樂宮 ,及閒往,數(shù)蹕煩人,迺作復道?!?裴駰 集解引《關中記》:“ 長樂宮 本 秦 之 興樂宮 也。 漢 太后常居之?!薄稘h書·灌夫傳》:“東朝廷辯之?!?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:“東朝,太后朝也?!?/p>
(2).也借指太后、太妃。 宋 蘇軾 《春帖子詞·皇太妃閣》詩之三:“孝心日奉東朝養(yǎng),儉德應師大練風?!?王文誥 注:“按《漢書》 惠帝 東朝 長樂宮 ,時 呂太后 居 長樂 ,后世稱太后為東朝。” 明 張居正 《挽歌》之八:“北極恩長戴,東朝養(yǎng)未伸。”
(3).古代宮殿的別稱。指 唐 大明宮 ,亦稱 東內(nèi) 。 唐 崔日用 《奉和人日重宴大明宮恩賜彩縷人勝應制》:“新年宴樂坐東朝,鐘鼓鏗鍠大樂調(diào)?!?唐 元稹 《王惠超左清道率府率制誥》:“ 王惠超 等率侍衛(wèi)以導從吾於黃麾左右者,皆東朝之勤吏也。”參見“ 東內(nèi) ”。
(4).即東宮。太子所居?!段倪x·顏延之<應詔宴曲水作詩>》:“帝體麗明,儀辰作貳;君彼東朝,金昭玉粹?!?李善 注:“東朝,東宮也?!?唐 韓愈 《順宗實錄四》:“皇太子見百寮于東朝,百寮拜賀?!?宋 梅堯臣 《贈太子太傅王尚書挽詞》詩之一:“北極履聲絶,東朝車跡湮?!?/p>
(5).借指太子?!段倪x·陸機<答賈長淵>詩》:“東朝既建,淑問峩峩。” 李善 注:“謂 愍懷太子 也?!?北周 庾信 《周太子太保步陸逞神道碑》:“天子以大臣之喪,躬輟聽訟;東朝以師傅之尊,親臨攢祭。” 倪璠 注:“東朝,謂太子也?!?/p>
(6).指 三國 吳 。因 吳 在 蜀 東,故稱?!度龂尽侵尽O翊傳》:“ 蜀 丞相 諸葛亮 與兄 瑾 書曰:‘既受東朝厚遇,依依於子弟?!?/p>
西序
(1). 夏 代小學名?!抖Y記·王制》:“ 夏后氏 養(yǎng)國老於東序,養(yǎng)庶老於西序?!?鄭玄 注:“西序,亦小學也,在西郊。” 唐 楊炯 《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縣學先圣廟堂碑文》:“東膠西序,云閣蓬丘?!?/p>
(2).古代宮室的西廂?!稌ゎ櫭罚骸拔餍驏|嚮?!?蔡沉 集傳:“此旦夕聽事之坐也。東西廂謂之序?!薄端问贰ふ孀诩o一》:“戊戌,始見羣臣於 崇政殿 西序?!?清 王鳴盛 《蛾術編·說制四·顧命宮室制度》:“古者宮室之內(nèi),以墻為隔,墻之外即夾室,堂與隔室共此墻,此東嚮西嚮之坐,乃在堂上,以其附近東西序,故以序言之?!?/p>
放去
(1).拋棄,丟開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文學》:“ 庾子嵩 讀《莊子》,開卷一尺許便放去,曰:‘了不異人意?!?宋 歐陽修 《國學試策第三道》:“自 秦 歷 漢 ,積弊相沿,權宜適時,放去古法?!?/p>
(2).釋放使離開?!度龂萘x》第五十回:“正猶豫間, 張遼 縱馬而至。 云長 見了,又動故舊之情,長嘆一聲,并皆放去?!薄度龂萘x》第八七回:“寇入掌中還放去,人居化外未能降?!?/p>
分明
分明 (fēnmíng) 清楚(明白)狀 clearly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,汝在九原,當分明記之。——清· 袁枚《祭妹文》 簡單明了地 plainly 這分明不對 清楚地劃開界限 clearly demarcated項安世名句,送吳襄陽換承宣使歸奉時請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