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舟乘月后,歸鳥息人前
出自唐代張九齡《自始興溪夜上赴嶺》:
嘗蓄名山意,茲為世網(wǎng)牽。
征途屢及此,初服已非然。
日落青巖際,溪行綠筱邊。
去舟乘月后,歸鳥息人前。
數(shù)曲迷幽嶂,連圻觸暗泉。
深林風(fēng)緒結(jié),遙夜客情懸。
非梗胡為泛,無膏亦自煎。
不知于役者,相樂在何年。
注釋參考
乘月
趁著月光?!稑犯?shī)集·清商曲辭一·子夜四時(shí)歌夏歌一》:“乘月采芙蓉,夜夜得蓮子?!?唐 張若虛 《春江花月夜》詩(shī):“不知乘月幾人歸,落月?lián)u情滿江樹?!?宋 陸游 《游山西村》詩(shī):“從今若許閒乘月,柱杖無時(shí)夜叩門?!?/p>
息人
猶息民?!逗鬂h書·臧宮傳》:“誠(chéng)能舉天下之半以滅大寇,豈非至愿;茍非其時(shí),不如息人?!?唐 陸贄 《賜吐蕃將書》:“息人繼好,固是常規(guī)?!眳⒁姟?息民 ”。
張九齡名句,自始興溪夜上赴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