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梵琮《偈頌九十三首》:
一切即一,一即一切。
者也之乎,雞豚狗彘。
驀忽擘破面皮,喝退德山臨濟(jì)。
黃檗施財,甘贄密契。
財法二施,等無差別。
指鹿為馬,喚龜作鱉。
說時點,點時說。
要作破家兒孫,宜把祖燈吹滅。
上下三指,彼此七馬,如何分雪。
休分雪,檐□細(xì)雨何曾歇。
注釋參考
指鹿為馬
指鹿為馬 (zhǐlù-wéimǎ) 比喻故意顛倒黑白、混淆是非 call a stag a horse—deliberately misrepresent 成語解釋指著鹿,說是馬。比喻故意顛倒黑白,混淆是非。指鹿為馬出處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(jì)》:“趙高欲為亂,恐群臣不聽,乃先設(shè)驗,持鹿獻(xiàn)于二世,曰:‘馬也。’二世笑曰:‘丞相誤邪?謂鹿為馬?!瘑栕笥遥笥一蚰?,或言馬以阿順趙高。”使用例句東床已招佳婿,何似以羊易牛;西鄰縱有責(zé)言,終難指鹿為馬。釋梵琮名句,偈頌九十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