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先秦佚名《卷阿》:
有卷者阿,飄風(fēng)自南。
豈弟君子,來游來歌,以矢其音。
伴奐爾游矣,優(yōu)游爾休矣。
豈弟君子,俾爾彌爾性,似先公酋矣。
爾土宇昄章,亦孔之厚矣。
豈弟君子,俾爾彌爾性,百神爾主矣。
爾受命長矣,茀祿爾康矣。
豈弟君子,俾爾彌爾性,純嘏爾常矣。
有馮有翼,有孝有德,以引以翼。
豈弟君子,四方為則。
颙颙卬卬,如圭如璋,令聞令望。
豈弟君子,四方為綱。
鳳凰于飛,翙翙其羽,亦集爰止。
藹藹王多吉士,維君子使,媚于天子。
鳳凰于飛,翙翙其羽,亦傅于天。
藹藹王多吉人,維君子命,媚于庶人。
鳳凰鳴矣,于彼高岡。
梧桐生矣,于彼朝陽。
菶菶萋萋,雍雍喈喈。
君子之車,既庶且多。
君子之馬,既閑且馳。
矢詩不多,維以遂歌。
注釋參考
鳳凰于飛
亦作“ 鳳皇于飛 ”。亦作“ 鳳皇于蜚 ”。鳳和凰相偕而飛。喻夫妻相親相愛。亦常用以祝人婚姻美滿之辭。《詩·大雅·卷阿》:“鳳皇于飛,劌劌其羽。”《史記·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 齊懿仲 欲妻 完 ,卜之,占曰:‘是謂鳳皇于蜚,和鳴鏘鏘?!?唐 李白 《早夏于將軍叔宅與諸昆季送傳八之江南序》:“前 許州 司馬 宋公 ,藴冰清之姿,重 傅侯 玉潤之德,妻以其子。鳳凰于飛, 潘 楊 之好,斯為睦矣?!?唐 顏真卿 《和政公主神道碑》:“鳳凰于飛,梧桐是依。噰噰喈喈,福祿攸歸。”
成語解釋本指鳳和凰相偕而飛。比喻夫妻和好恩愛。常用以祝人婚姻美滿。鳳凰于飛出處唐·李白《早夏于將軍叔宅與諸昆季送傅八之江南序》:“前許州司馬宋公,蘊(yùn)冰清之姿,重傅侯玉潤之德,妻以其子。鳳凰于飛,潘楊之好,斯為睦矣。”使用例句鳳凰于飛,梧桐是依。噰噰喈喈,福祿攸歸。翙翙
(1).鳥飛聲。《詩·大雅·卷阿》:“鳳凰于飛,翽翽其羽。” 鄭玄 箋:“翽翽,羽聲也?!?宋 葉適 《鹿鳴宴詩》:“朝陽羽翽翽,春梧緑蕤蕤?!?郭沫若 《總路線萬歲》詩:“啀啀狂犬吠紅日,翽翽鸞鳳頌碧天?!?/p>
(2).多;眾多。 漢 袁康 《越絕書·請(qǐng)糴內(nèi)傳》:“ 申胥 為人臣也,辨其君何必翽翽乎?” 張宗祥 校注:“翽翽,多也……此指 胥 言之多?!?清 錢謙益 《蕭公神道碑》:“王多吉士,翽翽雝雝。”
佚名名句,卷阿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