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耒《敘十五日事》:
五更聞鐘自驚起,坐守殘燈具冠履。
昏昏睡眼正團花,獨愛當庭月如水。
強驅睡味誰不仁,漠漠黑甜留兩眥。
忽驚左掖漲風埃,已起上閣鏘環(huán)佩。
平明原廟煥金碧,饑投散幕走寒餌。
紛紛仆仆酸兩脛,肉食當然賤何事。
走馬回家百不問,掃榻伸腰真有味。
起來炊熟日亭午,槐葉新成庭覆翠。
翻書弄翰老自笑,飽食安眠計難遂。
古來高士不入城,肯聽雞鳴踏朝市。
注釋參考
昏昏
(1).昏暗貌;陰暗貌。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前漢下》:“ 樂浪 之東,有背明之國……在 扶桑 之東,見日出于西方,其國昏昏常暗,宜種百穀?!?南朝 陳 陰鏗 《行經(jīng)古墓》詩:“霏霏野霧合,昏昏隴日沉。” 宋 洪邁 《夷堅乙志·云溪王氏婦》:“步於沙莽中,天氣昏昏,不能辨早暮。” 明 貝瓊 《殳山隱居夏日》詩:“病客從教懶出村,兩山一月雨昏昏?!?/p>
(2).糊涂;愚昧?!独献印罚骸氨娙苏颜?,我獨昏昏?!薄睹献印けM心下》:“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,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?!?清 蕭山庸閑叟 《秋女士贊》:“昏昏大吏,忽搆兵戎?!?魯迅 《書信集·致李秉中》:“危言為人所不樂聞,大抵愿昏昏以死?!?/p>
(3).神志昏沉;昏迷。 唐 溫庭筠 《春江花月夜詞》:“蠻弦 代 寫曲如語,一醉昏昏天下迷?!?宋 洪邁 《夷堅丁志·薛賀州》:“ 鄭 人 薛鋭 仲藏 為 賀州 守,晚治事且退,意緒忽昏昏不佳,枕胡牀假寐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五一回:“早上開船,這客人情思還昏昏的,到了此刻,看見被囊開了,才曉得被人偷了去。” 葉圣陶 《城中·微波》:“他腦際有點昏昏,口里非??试??!?/p>
(4).視力昏花模糊。 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人部一》:“吾郡中亦有一人……兩目昏昏然,不甚見物?!?/p>
睡眼
初醒時猶帶睡意的眼睛。 魯迅 《吶喊·明天》:“他抬頭看時,正是 藍皮阿五 ,睡眼朦朧的跟著他走。” 楊嘯 《大字報》:“ 王老明 被人們笑醒了,揉著惺忪的睡眼,老婆子在一旁狠狠地瞪了他幾眼?!?/p>
團花
四周呈放射狀或旋轉式的圓形裝飾紋樣。古代銅器、陶瓷器、織繡品以及現(xiàn)代某些絲綢織品上常有此種花飾。 宋 范成大 《霜天曉角》詞:“少年豪縱,袍錦團花鳳?!薄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盀轭^一人,頭戴武巾,身穿團花戰(zhàn)袍?!?/p>
當庭
當庭 (dāngtíng) 在法庭上 at court 檢察官當庭就認為這不能作為犯罪的證據(jù)張耒名句,敘十五日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