嘗聞鼎以大祭祀,未聞祭鼎陳笙鏞
出自宋代晁說之《庚子冬至祭鼎閣差充太祝致齋於內西廊待漏院》:
至日為客昔人嘆,況乃客次在齋宮。
齋宮所寓有火禁,冰食霜寢多凄風。
豐屋高懸日不到,未信一陽生是中。
嘗聞鼎以大祭祀,未聞祭鼎陳笙鏞。
茲焉祭鼎戒群吏,古也拜灶勞皇躬。
森森鼎閣祚厥西,矗矗明堂配自東。
天子萬歲調元象,歲歲年年為祝工。
注釋參考
大祭
古代重大祭祀之稱。包括天地之祭、禘祫之祭等。《周禮·天官·酒正》:“凡祭祀,以法共五齊三酒,以實八尊。大祭三貳,中祭再貳,小祭壹貳,皆有酌數?!?鄭玄 注:“大祭,天地;中祭,宗廟;小祭,五祀?!薄吨芏Y·春官·天府》:“凡國之玉鎮(zhèn)大寶器藏焉,若有大祭大喪,則出而陳之,既事藏之?!?鄭玄 注:“禘祫及大喪陳之,以hua{1~1}國也?!薄稜栄拧め屘臁罚骸岸E,大祭也?!?郭璞 注:“五年一大祭?!?/p>
笙鏞
亦作“ 笙庸 ”。古樂器名。鏞,大鐘?!稌ひ骛ⅰ罚骸绑乡O以間,鳥獸蹌蹌?!?孔穎達 疏:“吹笙繫鐘,更迭而作?!?孫星衍 注引 鄭玄 曰:“東方之樂謂之笙。笙,生也,東方生長之方,故名樂為笙也。西方之樂謂之庸。庸,功也,西方物熟有成功。亦謂之頌,頌亦是頌其成也?!?唐 魏徵 《五郊樂章·赤帝微音》:“博碩斯薦,笙鏞備舉?!?明 呂天成 《齊東絕倒》第一出:“今日這旌善除兇,兩階干羽,六律笙鏞?!?清 侯方域 《擬上遣官致祭先師孔子闕里群臣謝表》:“風生 泗水 ,初傳元運之笙鏞;神降 尼丘 ,永式遐心之金玉?!?/p>
晁說之名句,庚子冬至祭鼎閣差充太祝致齋於內西廊待漏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