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陶弼《辰州》:
詔條符節(jié)古連今,王澤漸濡豈不深。
賦役未行中國法,謳歌猶帶遠人音。
采金戶簇青莎岸,射虎兵圍黃葉林。
寄語湖南灘上客,預將忠信待浮沉。
注釋參考
賦役
(1).賦稅和徭役的合稱。 中國 古代,賦初指兵賦。 春秋 后期,各國逐漸從田畝征賦,賦和稅漸趨混合。 秦 漢 以后,賦指按戶口征收的稅,徭役則另行征發(fā),賦和役始有明顯區(qū)別。 明 代以后,將按戶口征發(fā)的徭役折征銀兩,把丁稅并入田賦,至 清 則以賦役為田租的專稱?!读w·盈虛》:“其賦役也甚寡?!薄缎绿茣な池浿径罚骸皣屹x役之法,曰租、曰調(diào)、曰庸。”《清史稿·食貨志二》:“ 世祖 入 關(guān) ,首免都城居民被兵者賦役三年?!?/p>
(2).分配徭役?!顿Y治通鑒·唐僖宗乾符三年》:“ 西川 節(jié)度使 高駢 筑 成都 羅城,使僧 景仙 規(guī)度,周二十五里,悉召縣令庀徒賦役,吏受百錢以上皆死?!?胡三省 注:“賦,布也;分布使之就役也。”
國法
國法 (guófǎ) 國家的法律規(guī)定 national law;law of the land 傷天害理,國法難容謳歌
謳歌 (ōugē) 歌頌;用歌唱、言辭等贊美 sing in praise 盡情謳歌遠人
遠人 (yuǎnrén) 疏遠的人 people who become estranged 遠處的人 people who live far away from here陶弼名句,辰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