蒼巖忽生云月裔,仙芬凄冷真珠萼
出自宋代毛滂《對巖桂一首寄曹使君》:
玉階桂影秋綽約,天風為卷浮云幕。
嬋娟醉眠水晶殿,老蟾不守余花落。
蒼巖忽生云月裔,仙芬凄冷真珠萼。
娟娟石畔為誰妍,香露著人清入膜。
夜深碎月寒相就,酴醾卻作傷春瘦。
弄雪仙人淡紵衣,煙裙不著鴛鴦繡。
眼中寒香同誰惜,冷吟徑召梅花魄,小蠻為洗玻瓈船,晚來秋翁葡萄碧。
注釋參考
云月
(1).云和月。有時也指云中的月。 唐 張九齡 《和蘇侍郎小園夕霽寄諸弟》:“云月愛秋景,林堂開夜扉?!?唐 杜甫 《宿青草湖》詩:“寒冰爭倚薄,云月遞微明?!?仇兆鰲 注:“微明曰遞,見云月迭掩而迭開。” 金 元好問 《追錄乙未八月十七日莘縣夢中所得》詩:“夢迴真到哦詩處,滿馬西風云月清?!?/p>
(2).古代婦女的一種飾物。 宋 陸游 《老學庵筆記》卷二:“ 靖康 初,京師織帛及婦人首飾衣服,皆備四時。如節(jié)物則春旛、燈毬、競渡、艾虎、云月之類?!?/p>
凄冷
凄清寒冷;凄涼寒冷。 宋 李上交 《近事會元·霓裳羽衣曲》:“ 開元 中,道人 葉法善 引上入月宮。時秋,上若凄冷,不能久留?;仂短彀?,尚聞仙樂。” 元 岑安卿 《朝陽臺》詩:“蒼藤翠木怯凄冷,精誠夜感 襄王 思?!?元 王逢 《題趙文敏山水》詩:“鹿頭舫子 湖州 歌,想帶南風覺凄冷?!?/p>
凄涼冷落;凄清寒冷。 宋 陸游 《舟中對月》詩:“月窺船窗掛凄冷,欲到 渝州 酒初醒?!?清 李漁 《憐香伴·齋訪》:“伶仃。芝蘭玉樹兩無憑,依舊是庭階凄冷。” 清 沉復 《浮生六記·坎坷記愁》:“時已十月, 平山 凄冷,期以春游?!?劉半農(nóng) 《我們倆》詩:“好凄冷的風雨??!”《新華文摘》1982年第1期:“就在這樣灰暗凄冷的家庭氣氛中,年輕寡婦 黑嫂 闖進了他們的生活?!?/p>
真珠
(1).即珍珠。形圓如豆,乳白色,有光澤,是某些軟體動物(如蚌)殼內(nèi)所產(chǎn)。為珍貴的裝飾品,并可入藥。 唐 賈島 《贈圓上人》詩:“一雙童子澆紅藥,百八真珠貫綵繩?!?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介二·真珠》:“真珠入厥陰肝經(jīng),故能安魂定魄,明目治聾?!?清 孫枝蔚 《代書寄呈大兄伯發(fā)》詩:“憶昨庚辰歲,米價如真珠?!薄栋嘣娺x·自序七》:“寫詩的人常常為表達一個觀念而尋找形象。例如拙作《珠貝》:‘你是虹彩的化身,觀念在心里孕育,璀璨如一片朝霞,結(jié)成粒粒真珠?!?/p>
(2).指簾子。 唐 羅隱 《簾》詩之一:“會應得見神仙在,休下真珠十二行。” 南唐 李璟 《浣溪紗》詞:“手捲真珠上玉鉤,依前春恨鎻重樓?!眳⒁姟?真珠簾 ”。
(3).指酒。 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四:“太守 王元邃 以白酒之和者,紅酒之勁者,手自劑量,合而為一,殺以白灰一刀圭,風韻頓奇。索余作詩,余為長句云:‘小槽真珠太森嚴,兵廚玉友專甘醇。兩家風味欠商略,偏剛偏柔俱可憐?!?/p>
(4).荔枝的一種。 宋 蔡襄 《荔枝譜》第七:“真珠,剖之純瓜,圓白如珠,荔枝之小者止於此?!?/p>
(5).指美人之淚。 唐 溫庭筠 《菩薩蠻》詞:“玉纖彈處真珠落,流多暗濕鉛華薄。” 明 劉基 《霜葉飛·七夕》詞:“盼油壁香車,駕了踟躕,欲上頻回顧,但暗滴真珠,教向人間、散成飛雨?!?/p>
(6).指露珠,水珠。 五代 成彥雄 《露》詩:“銀河昨夜降醍醐,灑遍坤維萬象蘇,疑是鮫人曾泣處,滿池荷葉捧真珠。” 宋 蘇軾 《同柳子玉游鶴林招隱醉歸呈景純》詩:“巖頭疋練兼天靜,泉底真珠濺客忙?!?/p>
毛滂名句,對巖桂一首寄曹使君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