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宋庠《詔下有感》:
釐席思賢久,公車下詔新。
金酬燕市骨,蒲裹漢家輪。
署行鄉(xiāng)論秀,觀光國有賓。
臺招能賦客,關(guān)識賣符人。
三府催偕計,諸儒待聘珍。
掞天持筆距,連袂照袍銀。
丹穴皆來鳳,靈淵并躍鱗。
請行多下客,答策有平津。
榮路爭高足,孤生最濫巾。
一鳴方及旦,六律肯遺春。
類鵠猶煩刻,成龍不懼真。
縱無清夜誦,猶繼壤歌民。
注釋參考
請行
(1).請求離去,辭別?!蹲髠鳌ざü辍罚骸?侯犯 止之,曰:‘謀免我?!?侯犯 請行,許之。”《莊子·人間世》:“ 顏回 見 孔子 ,請行。曰:‘奚之?’曰:‘將之 衛(wèi) ’?!?/p>
(2).敬辭。請動身。 明 湯顯祖 《牡丹亭·驚夢》:“早茶時了,請行?!?/p>
(3).請求前往作戰(zhàn)。 唐 王建 《送魏州李相公》詩:“閒來不對人論戰(zhàn),難處長先自請行?!薄杜f唐書·張鎰傳》:“ 盧杞 忌 鎰 名重道直,無以陷之,以方用兵西邊, 杞 乃偽請行,上固以不可?!?/p>
下客
北魏 對降將的最低恩遇。亦指下等的賓客?!侗笔贰し糠▔蹅鳌罚骸凹?歷城 、 梁鄒 降, 法壽 、 崇吉 等與 崔道固 、 劉休賓 俱至京師,以 法壽 為上客, 崇吉 為次客, 崔 、 劉 為下客。” 唐 盧照鄰 《宴梓州南亭詩序》:“下客悽惶,暫停歸轡;高人賞玩,豈輟斯文。” 宋 梅堯臣 《雍丘逢錢寺丞載陽》詩:“殷勤 魏 公子,落莫 吳 王孫。下客獨(dú)垂淚,傷心思舊恩?!?/p>
謂折節(jié)下士?!逗鬂h書·齊武王縯傳論》:“若夫 齊武王 之破家厚士,豈游俠下客之為哉!” 王先謙 集解引 陳景云 曰:“下客,謂折節(jié)下士也?!?/p>
答策
朝廷選人時,提出當(dāng)時政治、經(jīng)濟(jì)等問題,要求對答,應(yīng)選者作答,謂之“答策”。 宋 葉適 《制科》:“蓋昔以三題試進(jìn)士,而為制舉者,以答策為至難;彼其能之,則猶有以取之。” 明 朱有燉 《牡丹仙》第一折:“金鑾答策才如水,黃榜題名換緑袍?!眳⒁姟?策試 ”、“ 策對 ”。
平津
(1).坦途;大道。 晉 陶潛 《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(yuǎn)》詩:“平津茍不由,棲遲詎為拙?寄意一言外,茲契誰能別!” 唐 曇翼 《招隱》詩:“連峯數(shù)千里,修林帶平津?!?/p>
(2).古地名。 漢 時為 平津邑 , 武帝 封丞相 公孫弘 為 平津侯 ,即此。后多用為典,亦以泛指丞相等高級官僚。 前蜀 貫休 《酬韋相公見寄》詩:“空諷 平津 好珠玉,不知更得及門么?” 宋 歐陽修 《寄題相州榮歸堂》詩:“不須授簡樽前客,好學(xué) 平津 自有文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東萊行》詩:“侍中叩閣數(shù)彊諫,上書對仗彈 平津 。”
(3).舊時 北平 (今 北京 、 天津 )的并稱。 茅盾 《歡迎古物》:“ 平 津 尚未陷落,而古物已經(jīng)裝箱待運(yùn)?!?/p>
宋庠名句,詔下有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