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薩果地已孤高,石廩峰前瀟灑
出自宋代胡寅《題能仁照庵紹亨所建》:
福州多僧天下聞,緇衣在處如云屯。
何人能了上大事,齋魚粥鼓徒紛紛。
云中復表第二月,何異污渠鑒毛發(fā)。
不獨詩人水鏡昏,定知佛祖龕燈滅。
道人朅來南山下,蓋頭隨分茅一把。
菩薩果地已孤高,石廩峰前瀟灑。
草庵初就來乞名,試往尋之水竹清。
莫訝此庵安四壁,大千沙界總分明。
觀君所至金碧煥,公才利用如澄觀。
鄰僧無賴苦侵疆,何似古人不畔。
從他三毒癡貪嗔,我自無無一點塵。
攜庵南北東南住,萬象光中獨露身。
注釋參考
菩薩
菩薩 (púsà) 佛家語。梵語 bodhisattva 的音譯,也是菩提薩埵的省略,菩提是覺悟的意思,薩埵是有情的意思。又譯為大道心眾生;佛教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、地位僅次于佛的人;特指大乘佛教中作為神而加以崇拜者 Bodhisattva 泛指佛 Buddha 泛指某些神 Buddhist idol 果然天上“文曲星”是打不得的,而今菩薩計較起來了?!度辶滞馐贰? 比喻心腸慈善的人 a kindhearted person孤高
孤高 (gūgāo) 特立高聳 proud loneliness 孤高特立石廩
山峰名。 衡山 五峰之一。因形似倉廩而得名。 唐 韓愈 《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》詩:“ 紫蓋 連延接 天柱 , 石廩 騰擲堆 祝融 。” 宋 樂史 《太平寰宇記·江南道十二·湘潭縣》:“ 衡山 石廩峰 最高,巨木千尋,蛟井連屬。”
瀟灑
瀟灑 (xiāosǎ) 自然大方,不呆板,不拘束(神情瀟灑) natural and unrestrained;light-hearted;be lifted above the sordid bustel of life 畫法瀟灑 不拘謹?shù)幕驘o拘束的;不矯揉造作的 negligent;un conventional 衣著瀟灑文雅胡寅名句,題能仁照庵紹亨所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