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波落月吟閑景,暗幌浮煙思起人。
出自唐朝陸龜蒙《曉起即事因成回文寄襲美》
平波落月吟閑景,暗幌浮煙思起人。清露曉垂花謝半,
遠(yuǎn)風(fēng)微動蕙抽新。城荒上處樵童小,石蘚分來宿鷺馴。
晴寺野尋同去好,古碑苔字細(xì)書勻。
注釋參考
平波
見“ 平陂 ”。
浮煙
亦作“浮煙”。飄動的煙氣或云霧。 晉 左思 《吳都賦》:“飛爓浮煙,載霞載陰?!?唐 司空曙 《云陽館與韓紳宿別》詩:“孤燈寒照雨,濕竹暗浮煙?!?明 高啟 《贈醉樵》詩:“世間萬事如浮煙,看棋何必逢神仙。” 王闿運 《<衡陽縣志>序》:“余榮未光,棄若浮煙。” 姚雪垠 《長夜》五:“童年的生活想起空幻得像水上的浮煙?!?/p>
起人
(1).早起的人。 唐 陸龜蒙 《曉起即事因成回文寄襲美》詩:“平波落月吟閒景,暗幌浮煙思起人?!?/p>
(2).出動人眾。《水滸傳》第二九回:“本待要起人去和他廝打,他卻有 張團(tuán)練 那一班兒正軍,若是鬧將起來,和營中先自折理?!?/p>
陸龜蒙名句,曉起即事因成回文寄襲美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