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宓《挽宋大卿》:
蚤歲收科耀里閭,家傳祖訓是詩書。
棠陰尚使民思惠,典計能令國有儲。
九列簉班嗟已晚,十連奏最召方初。
輀車想過桐鄉(xiāng)道,幾許鰥嫠淚灑裾。
注釋參考
蚤歲
早年。指年少之時。蚤,通“ 早 ”。 宋 朱熹 《<中庸章句>序》:“ 熹 自蚤歲,即嘗受讀而竊疑之。沉潛反復,蓋亦有年?!?明 董其昌 《畫禪室隨筆·雜言上》:“ 嘉興 有 濟舟和尚 ,蚤歲不曾識字,因口授禮觀音文。” 清 鈕琇 《觚賸續(xù)編·淄川小圣人》:“ 淄川 孫先生 名 若羣 ,學贍品端,言動有則,鄉(xiāng)里咸稱小圣人,蚤歲成進士。”
收科
收場;圓場。 元 石德玉 《曲江池》第四折:“想你來迎新送舊多胡做,到今日窮身潑命怎收科?!?歐陽山 《三家巷》十三:“兩家都做得絕了,這戲就成了真事,沒有別的法兒收科了!”
里閭
(1).里巷;鄉(xiāng)里。《古詩十九首·去者日以疏》:“思還故里閭,欲歸道無因。” 南朝 梁武帝 《東飛伯勞歌》:“誰家女兒對門居,開顏發(fā)艷照里閭?!?葉圣陶 《窮愁·倚閭之思》:“厥后道出 齊 魯 ,瞻拜 泰岱 、 孔 林,迄於前日始返里閭?!?/p>
(2).指鄉(xiāng)里友人。 唐 李紳 《憶登棲霞寺峰》詩:“卻數共游者,凋落非里閭。”《元典章新集·刑部·諸盜》:“里閭相勸,族黨相規(guī)。”
(3).泛指民間。 唐 韓愈 《錢重物輕狀》:“所貴緡貨通行,里閭寬息。” 宋 蘇軾 《謝賈朝奉啟》:“首隆學校之師儒,次訪里閭之耆舊?!?清 龔自珍 《語錄》:“小篆相傳,沿譌日久,大抵由 漢 時里閭書師所見隸書,傳授其徒。”
家傳
(1) [family biography] 敘述家人事跡以傳示其子孫的傳記
(2) 另見 jiāchuán
詳細解釋記載父兄及先祖事跡的傳記。《后漢書·列女傳序》:“故自中興以后,綜其成事,述為《列女篇》。如 馬 、 鄧 、 梁后 別見前紀, 梁嫕 、 李姬 各附家傳,若斯之類,并不兼書?!?宋 歐陽修 《王彥章畫像記》:“予以節(jié)度判官來此,求於 滑 人,得公之孫 睿 所録家傳?!?清 梁章鉅 《歸田瑣記·曼云先兄家傳》:“顧念兄之行誼,惟余知之最悉,不可以無言,因摭拾其事,為家傳一首?!?魯迅 《吶喊·阿Q正傳》:“其次是家傳,則我既不知與 阿Q 是否同宗,也未曾受他子孫的拜托;或‘小傳’,則 阿Q 又更無別的‘大傳’了?!?/p>
(1).家中世代相傳。《陳書·江總傳》:“及長,篤學有辭采,家傳賜書數千卷, 總 晝夜尋讀,未嘗輟手。” 宋 張淏 《云谷雜記·太宗識見》:“ 神宗 忽問 呂 曰:‘卿體中無恙否?’對曰:‘臣無事?!鬼?,又問‘卿果覺安否?’ 呂 又對曰:‘臣不敢強。’……后數日,果感疾,迤邐不起。豈識鑒之妙得於家傳,故同符如此?!?清 李漁 《比目魚·聯(lián)班》:“有女更娉婷,只愁未識家傳秘?!?/p>
(2).指祖?zhèn)鞯臇|西?!段骱言挕じ饚X仙跡》:“原來 鮑玄 最好的是外丹并內養(yǎng)之術,因見 葛洪 出自神仙之裔,便盡將所得丹術朝夕與 葛洪 講究,指望他有些家傳。”
(3).家家傳誦。 唐 王建 《哭孟東野》詩之一:“但是 洛陽 城里客,家傳一本杏殤詩?!眳⒁姟?家傳戶誦 ”。
祖訓
(1).祖先的遺訓。語本《書·五子之歌》:“皇祖有訓,民可近,不可下。” 孔 傳:“皇,君也。君祖 禹 有訓戒?!?明 劉基 《次韻和石末公開讀有感》:“廟謨可使歸權倖,祖訓由來重變更?!?蔡東藩 《清史通俗演義》第六三回:“ 順治 后頗謹遵祖訓,傳到 咸豐 時候,已是年深月久,把祖訓漸漸忘懷?!?/p>
(2).祖父的訓戒。 清 曾國藩 《日記·問學》:“余之不信僧巫,不信地仙,頗能謹遵祖訓父訓,而不能不信藥?!薄秲号⑿蹅鳌返诙呕兀骸暗搅藢O述祖訓,筆之於書,想要垂教萬世?!?/p>
詩書
詩書 (Shī-Shū) 指《詩經》和《尚書》 the Book of Sangs and the Book of History 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,無奔走之勞矣。——明· 宋濂《送東陽馬生序》 泛指一般書籍、詩文 boks;literatures;works 十五彈箜篌,十六誦詩書?!队衽_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漫卷詩書喜欲狂?!啤?杜甫《聞官軍收河南河北》陳宓名句,挽宋大卿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