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節(jié)猶不棄,今人爭效忠。
出自唐朝張九齡《奉和圣制過王濬墓》
漢王思鉅鹿,晉將在弘農(nóng)。入蜀舉長算,平吳成大功。
與渾雖不協(xié),歸皓實(shí)為雄。孤績淪千載,流名感圣衷。
萬乘度荒隴,一顧凜生風(fēng)。古節(jié)猶不棄,今人爭效忠。
注釋參考
古節(jié)
古人立身的節(jié)操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上潯陽還都道中作》詩:“誰令乏古節(jié),貽此 越 鄉(xiāng)憂。” 唐 李白 《敘舊贈(zèng)江陽宰陸調(diào)》詩:“多君秉古節(jié),岳立冠人曹?!?宋 朱熹 《梵天觀雨》詩:“持身乏古節(jié),寸祿久棲遲?!?/p>
不棄
不遺棄;不嫌棄?!对姟ば⊙拧しツ拘颉罚骸坝H親以睦,友賢不棄,不遺故舊,ze{1~1}民德歸厚矣。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一:“又得遇卿不棄,今日成此良緣,真恩上加恩?!?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雙訂》:“小生有個(gè)朋友,姓 張 名 羽 ……青年未娶,若還令妹不棄,待小生作伐何如?”
今人
現(xiàn)代人;當(dāng)代人。與“古人”相對。 唐 韓愈 《與馮宿論文書》:“但不知直似古人,亦何得于今人也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端肅拜》:“今人止以為婦人之禮?!?郭小川 《西出陽關(guān)》詩:“風(fēng)砂呵風(fēng)砂,只望你不把今人當(dāng)古人!”
效忠
亦作“効忠”。竭盡忠誠。 漢 王逸 《九思·守志》:“伊我后兮不聰,焉陳誠兮効忠?!薄缎绿茣り戀梻鳌罚骸敖硬灰远Y則其徇義輕,撫不以情則其效忠薄?!?唐弢 《小卒過河》:“為了效忠主子,他只能橫沖直撞,一往向前。”
張九齡名句,奉和圣制過王濬墓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