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處難緘口,熙寧政失中
出自宋代鄭俠《和荊公何處難忘酒詩》:
何處難緘口,熙寧政失中。
四方三面戰(zhàn),十室九家空。
見佞眸如水,聞忠耳似聾。
君門深萬里,安得此言通。
注釋參考
何處
哪里,什么地方?!稘h書·司馬遷傳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節(jié),怯夫慕義,何處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齡 《梁苑》詩:“萬乘旌旗何處在?平臺賓客有誰憐?”《宋史·歐陽修傳》:“ 脩 論事切直,人視之如仇,帝獨奬其敢言,面賜五品服。顧侍臣曰:‘如 歐陽脩 者,何處得來?’” 茅盾 《一個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處有愛呢?何處是愛呢?”
緘口
《孔子家語·觀周》:“ 孔子 觀 周 ,遂入太祖 后稷 之廟,廟堂右階之前,有金人焉,三緘其口,而銘其背曰:‘古之慎言人也?!焙笠蛑^閉口不言為“緘口”。 漢 蔡邕 《銘論》:“ 周 廟金人,緘口以慎?!?隋 王通 《中說·禮樂》:“汝將閉門卻掃歟?不知緘口而內(nèi)修也?!?清 沉起鳳 《諧鐸·屏角相郎》:“妯娌間有乞其談相者,緘口不道一字。” 葉蔚林 《藍藍的木蘭溪》:“伙房的大師傅和通訊員 小安 正在井邊咬耳朵,看見她走過來就立即緘口了?!?/p>
失中
亦作“ 失衷 ”。不合準則?!稘h書·食貨志贊》:“至于 王莽 ,制度失中,姦軌弄權(quán),官民俱竭,亡次矣。”《魏書·郭祚傳》:“諸文案失衷,應(yīng)杖十者為一負。罪依律次,過隨負記。” 宋 蘇軾 《祈晴雨師·祝文》:“刑政之失中,民惟吏之怨。雨暘之不時,民亦不能無望於神也?!?/p>
鄭俠名句,和荊公何處難忘酒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